蚕生旬月老,蜘蛛无春冬。
蚕以茧自缚,蜘蛛挂青空。
蜘蛛有馀毒,春蚕有馀功。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蚕食(cán shí)的意思:逐渐侵蚀、侵占。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春蚕(chūn cán)的意思:比喻人在适当的时机努力工作,积极进取。
飞虫(fēi chóng)的意思:指蜂、蝇等小昆虫。
利害(lì hɑi)的意思:指事物的好坏、利害得失。
岂可(qǐ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不能、绝不。
青空(qīng kōng)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用来形容无忧无虑、心情舒畅的状态。
肉食(ròu shi)的意思:指吃肉的人,泛指享受物质享受或富贵人家。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生人(shēng rén)的意思:指不熟悉的人,陌生人。
天理(tiān lǐ)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伦理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网罗(wǎng luó)的意思:指广泛搜集、聚集、收集。
旬月(xún yuè)的意思:指十天或十个月的时间。
衣服(yī fú)的意思:指穿在身上的服装。
月老(yuè lǎo)的意思:指婚姻的神灵,也泛指牵线搭桥的人。
蜘蛛(zhī zhū)的意思:比喻心机深沉、计谋多端的人。
蛛丝(zhū sī)的意思:指微小的线索或蛛网
蜘蛛丝(zhī zhū sī)的意思:指非常细小、纤细的东西。形容事物非常细微或脆弱。
这是一首通过对比春蚕与蜘蛛的不同特性来反思天道与人事的宋代诗作。诗中借两者的生存状态和作用,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规律和社会伦理的思考。
"春蚕口吐丝,生人皆仰供。" 这两句描绘了春蚕吐丝为人类提供衣料的场景,用“仰供”二字强调了春蚕对人类的贡献。
接下来的 "蜘蛛丝满腹,祇能打飞虫。" 则通过蜘蛛捕食昆虫来展示其与春蚕不同的心性和行为。
在 "衣服与网罗,利害岂可同。" 这两句中,作者进一步强调了春蚕用于制作衣物与蜘蛛织网捕猎的区别,指出它们各自的作用无法相提并论,体现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不同生物角色的尊重和理解。
"蚕生旬月老,蜘蛛无春冬。" 这两句则是从时间维度来看待二者之异,它们的生命周期完全不同,春蚕有明显的季节性,而蜘蛛似乎不受季节限制。
通过 "蚕食惟草木,蜘蛛肉食丰。" 作者在强调春蚕以植物为食,而蜘蛛则捕食小昆虫,这种饮食习性的差异,进一步凸现了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蚕以茧自缚,蜘蛛挂青空。" 这两句诗又从行动上对比二者,春蚕用自己吐出的茧丝来保护自己,而蜘蛛则在高处织网捕猎,展示了它们各自的生存智慧。
最后, "蜘蛛有馀毒,春蚕有馀功。" 两句诗强调了蜘蛛可能带来的危害与春蚕所做出的贡献之间的对比,表达了一种自然界中的正义观念,即每个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受报乃如此,天理不可穷。" 这两句诗意在强调上天或自然法则的公平无私,它既给予了春蚕以奉献的机会,也赋予蜘蛛以捕食的本能。这种安排是无法穷尽探索和评判的,体现出诗人对宇宙秩序的一种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春蚕与蜘蛛行为、作用及生存状态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多样性和天道公正性的深刻认识。
秋气犹悲,冬心自警,天教光景翻新。
试手龙公,居然碾玉为尘。
记曾前度占三白,怎匆匆、已等烟云。
认分明、隔夜霜痕。隔岁泥痕。
尧年莫道今番早,要一番一转,转到浓春。
岭上梅花,报来消息先真。
填平缺陷将来事,耐寒交、且订松筠。
好招邀、驴背诗人。鹤背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