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江淮间童谣》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汉末江淮地区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通过“大兵如市”和“人死如林”的描述,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死亡的普遍。战争导致物资稀缺,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以黄金换取粮食,然而粮食的价格却超过了黄金,这不仅揭示了当时经济的极度混乱,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辛与绝望。
“大兵如市”一句,将战争比作市场,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频繁与规模之大,仿佛战争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随处可见。而“人死如林”则更直观地展示了战争带来的巨大伤亡,无数生命如同树木般倒下,形成了死亡的森林,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强烈谴责。
“持金易粟,粟贵于金”这一句,通过对比黄金与粮食的价值,揭示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严重失衡。在战乱时期,人们为了生存不惜以珍贵的黄金换取基本的粮食,但粮食的价格却因需求激增而远超黄金,这不仅是对经济体系崩溃的反映,也是对人性在极端条件下的扭曲的深刻揭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深刻反映了汉末江淮地区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现实,是对那个时代苦难人民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浙江徐童子
徐家之子真奇绝,风骨自与凡人别。
神驹矫矫步天衢,雏凤翩翩出丹穴。
前身可是张文舒,不然年才五六那能书。
当筵握笔不停手,惊风飒飒蛟龙走。
扫尽鸾笺三百张,铁画银钩大如斗。
君不见东邻老翁生一子,痴绝无才事纨绮。
从来纸笔不相亲,见此奇才应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