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飞睇亭的壮丽景象与独特设计。首先,“翼然亭子冠嵚嵜”一句,以“翼然”形容亭子的轻盈姿态,仿佛鸟翼般高高耸立,而“冠嵚嵜”则强调其在群山中的卓越地位,犹如群山之巅的明珠,展现出亭子的雄伟与超凡脱俗。
接着,“规仿龙泓式创为”表明飞睇亭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龙泓,通过模仿龙泓的风格进行建造,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也暗示了亭子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如同龙泓之水滋养万物,亭子则成为这自然画卷中的一笔点睛之笔。
“飞睇宁论千百里”一句,表达了站在飞睇亭上远眺时的广阔视野和自由心境。“宁论”二字,意为不论、不计,强调了站在如此高处,所见之景辽阔无垠,令人忘却尘世烦恼,心灵得以飞翔。这里不仅赞美了亭子地理位置的优势,更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广阔的向往。
最后,“直如井上朗吟时”将站在飞睇亭上的感受与在井边朗吟的情境相比较,通过这一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在高处俯瞰世界时的豁达与宁静,如同在井边吟诗般,内心充满诗意与思考。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也深化了主题,让人感受到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慰藉的美好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飞睇亭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建筑美学,更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自由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时心
时心若轳,欲怨同炉。我闻在昔,不见是图。
明怨疑有,阴怨疑无。嗛嗛之食,不可相餔。
喣喣之德,不可相濡。泽狗水凫,难拟屋乌。
前心虽系,后心早逋。来如委羽,往似飘砮。
止无常宿,行无定趋。??齧齧,冥昧相驱。
侯景归梁,伯嚭在吴。殷鉴不远,台城继苏。
茫茫今古,鸣鼓逐狐。如光如鬼,孰知其都。
凡百君子,毋迩奸谀。忠信之门,五岳三涂。
输衷洒赤,润此汗朱。炉销火熄,寒冰照壶。
题江贯道山水四言
远山丛丛,远树濛濛。咫尺万里,江行其中。
短长何岸,高低何峰。彼坻彼洔,彼瀑彼洪。
晴岚乍豁,烟霭葱笼。或断或属,且淡且浓。
尔崒奚寺,尔盘奚宫。或垣阴翳,或梁嵌空。
有吠者厖,有樵者翁。危樯落碇,短棹掀蓬。
往来异趣,寂动殊容。羃翠其庭,岂非卢鸿。
略彴而渡,岂非龟蒙。昔我经行,云山万重。
若淮南北,与江西东。亦蓑而雨,亦帽而风。
乃今追惟,梦境相从。及此开卷,恍然昔同。
谁居作者,造化论功。淹总其裔,熙成是宗。
声闻九陛,既召而终。谓彼树白,谶其身穷。
其然岂然,讯之天公。此名穹壤,畴曰不逢。
《题江贯道山水四言》【宋·林希逸】远山丛丛,远树濛濛。咫尺万里,江行其中。短长何岸,高低何峰。彼坻彼洔,彼瀑彼洪。晴岚乍豁,烟霭葱笼。或断或属,且淡且浓。尔崒奚寺,尔盘奚宫。或垣阴翳,或梁嵌空。有吠者厖,有樵者翁。危樯落碇,短棹掀蓬。往来异趣,寂动殊容。羃翠其庭,岂非卢鸿。略彴而渡,岂非龟蒙。昔我经行,云山万重。若淮南北,与江西东。亦蓑而雨,亦帽而风。乃今追惟,梦境相从。及此开卷,恍然昔同。谁居作者,造化论功。淹总其裔,熙成是宗。声闻九陛,既召而终。谓彼树白,谶其身穷。其然岂然,讯之天公。此名穹壤,畴曰不逢。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3567c66c8a35cf0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