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中呓语九首·其二》
《病中呓语九首·其二》全文
清 / 俞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大家(dà jiā)的意思:大家通常指众人,表示集体或群体。也可用来指代各个方面的人或事物。

纲常(gāng cháng)的意思:纲常指的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它是指社会秩序和人们行为准则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平民(píng mín)的意思:指普通百姓,与贵族相对。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三五(sān wǔ)的意思:指数量为三或五,形容不多但足够。

事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事事都如意顺利,一切都顺心如意。

收拾(shōu shi)的意思:整理、整顿、整治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自由(zì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自由人(zì yóu rén)的意思:指不受束缚、不受拘束的人,自由自在的人。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俞樾在病中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理想化的想象。"无端横议起平民"描绘了一个突然间平民百姓开始积极参与公共讨论的场景,这可能是对当时社会变革的隐喻,暗示了民众意识的觉醒。"从此人间事事新"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全新局面的期待,认为社会将因此焕然一新。

"三五纲常收拾起"中的"三五"可能指的是儒家伦理中的"三纲五常",这些传统束缚被诗人视为需要摒弃的旧制度,暗示着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大家齐作自由人"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人平等、自由自在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社会进步和个人解放的渴望,以及对传统束缚的质疑。作为清代文人,俞樾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他的时代观和价值观。

作者介绍
俞樾

俞樾
朝代:清   字:荫甫   籍贯:浙江德清   生辰:1821-1907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你喜欢

偈颂六十首·其三十三

西天四七,唐土二三。

尽向者里钉桩摇橹,新东林为你诸人解缆放船。

未说超宗异目,若得齐眉共瞩。

亦可明窗下安排,未免栏腮掴出。

(0)

赠晦叔秀才二首·其一

处世从教眼似眉,自然心地绝支离。

翻身更透龙门浪,头角峥嵘宇宙低。

(0)

花瓶

辘轳声中井花满,亦有口腹如许清。

百花丛中度朝夕,一点不关流俗情。

(0)

送李宰免监镇之官浙西

我自归帆急鼓催,君先一骑抗尘回。

谁知北海樽罍底,亲见东轩长老来。

执手试听枫叶下,打门终待藕花开。

孤灯一曲无公事,万卷吾伊亦壮哉。

(0)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六十二

夜半明星当午现,愚夫犹待晓鸡鸣。

可怜自屎不知臭,又欲重新拈似人。

(0)

示遵璞禅人

一口吞尽三世佛,正是吾家客作儿。

争似璞禅无用处,一毛头上便忘机。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