騑騑四牡指扶桑,袖里犹携汉署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飞将(fēi jiàng)的意思:指勇猛善战、战斗力强的将领或士兵。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津通(jīn tōng)的意思:指交通便利,通畅无阻。
金汤(jīn tāng)的意思:形容非常富有或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鲸鲵(jīng ní)的意思:形容巨大、庞大。
狂澜(kuáng lán)的意思:形容水势汹涌澎湃,比喻力量或势头极为猛烈、汹涌澎湃。
辽阳(liáo yáng)的意思:形容言语辞令犀利,能言善辩。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儒臣(rú chén)的意思:指效忠儒家思想的臣子,也泛指忠诚的官员。
属国(shǔ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被其他国家或地区所统治或控制。
天回(tiān huí)的意思:指天地交替,昼夜循环的自然现象。
无烦(wú fán)的意思:没有烦恼,无忧无虑
玉帛(yù bó)的意思:指珍贵的礼物,也用来形容极其珍贵的东西。
月光(yuè guāng)的意思:指月亮的光,也比喻没有积蓄或手头拮据。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樽俎(zūn zǔ)的意思:指宴饮时的酒器和肴馔。也用来比喻用餐或宴会。
- 鉴赏
这首诗《送刘太史颁诏朝鲜》由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刘太史出使朝鲜的情景与寓意。
首联“騑騑四牡指扶桑,袖里犹携汉署香”,以“騑騑”形容马匹行走的姿态,巧妙地将出使的场景与古代的礼仪相结合,同时“扶桑”象征着朝鲜,暗含着对刘太史使命的崇敬与期待。而“袖里犹携汉署香”则借用了汉代使者携带香料的传统,寓意着两国之间深厚的文化交流与友好关系。
颔联“地尽熊津通玉帛,天回鸭绿在金汤”,进一步描绘了出使路线的壮丽景象,熊津(今朝鲜半岛南部)与鸭绿江(连接中朝两国的重要水道)作为地理标志,象征着两国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沟通渠道的畅通无阻。这里的“玉帛”和“金汤”分别代表了礼物与坚固的防御工事,形象地表达了两国间的和平与安全。
颈联“狂澜未息鲸鲵浪,属国原依日月光”,运用比喻手法,将动荡不安的局面比作未平息的狂澜与鲸鲵之浪,暗示了当时国际形势的复杂与不稳定。同时,“属国”一词既指朝鲜,也暗含对刘太史作为使者的信任与依赖。“日月光”则象征着光明与希望,表达了对和平与友好的向往。
尾联“自是儒臣折樽俎,无烦飞将度辽阳”,点明了刘太史作为儒臣的身份,他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避免了武力冲突,展现了智慧与和平的力量。这里“折樽俎”意味着通过谈判与协商来解决问题,而“无烦飞将度辽阳”则强调了和平解决争端的重要性,避免了不必要的战争。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刘太史的使命与才华,同时也反映了明代对外交往的策略与价值观,即通过文化和外交手段促进国家间的和谐与稳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