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催早发,我亦厌孤征。
浪骇千峰出,舟怜一叶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倪岳在沙河遇便风,决定顺流而下直至龙江关的旅程中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首句“已拟沙渚泊,忽来风雨声”,开篇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原本计划在沙洲稍作停留,却突然被一阵急促的风雨打断的情景,预示了接下来旅程的不平静。
“人皆催早发,我亦厌孤征”两句,通过对比他人的催促与自己的厌倦,展现了诗人面对旅途孤独与匆忙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这里不仅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浪骇千峰出,舟怜一叶轻”则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巨浪翻滚,仿佛千峰涌出,而小舟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脆弱与渺小,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舟怜一叶轻”也暗含了对自身处境的自嘲与无奈。
最后一句“此时虽甚捷,犹是险中行”总结了整个旅程的感受。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似乎顺利,但实际是在危险之中前行,强调了旅途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旅途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
莲壶漏静兰房悄,清声送来何处。
碎响循廊,繁音绕屋,好向风檐寻去。敲残夜雨。
似一曲淋铃,隔帘听取。
好梦难成,半窗灯影黯愁绪。
秋深凉意渐紧,玉关离思切,遥和砧杵。
亭角烟荒,楼阴月暗,惊起栖枝鸦侣。无人院宇。
更落叶萧萧,响搀蛩絮。扰碎香魂,枕边如共语。
欲挽长条已不堪,都门无复旧毵毵。
此时愁杀桓司马,暮雨秋风满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