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塘疏荇水,高树老藤秋。
行柳乱馀兴,衰芜铺远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闲适的秋日游园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情感体验。
“踏石青鞋滑”,诗人以轻巧的步伐踩踏着青苔覆盖的石阶,每一步都伴随着鞋底与湿润石面摩擦的声音。这里不仅传达了行走时的感觉,也象征着诗人的心境平和。
“西风系小舟”,这句表明诗人在微风中将自己的小船系定,准备享受一段宁静的水上时光。西风常被用来形容秋天的凉爽气息,这里则加强了景物与心境的和谐。
“浅塘疏荇水,高树老藤秋”,诗人观察着浅水塘中的稀疏水草,以及那些在高大古树上盘旋的老藤。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也暗示了一种岁月流转、事物更迭的情感。
“行柳乱馀兴”,诗人漫步于垂柳之下,随着柳丝的轻轻摇曳,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这里的“乱”字生动地描绘出柳絮飞舞的情景。
“衰芜铺远愁”,诗人在荒废的田野间散步,心中涌现的是对远方、对往昔的深深思念和哀愁。这里“衰”字指的是农作物收割后的遗留,而“芜”则是荒废之意。
“萧萧晚城角”,诗中的最后一景,是黄昏时分,城角传来的风声,如同一种无形的笙歌,增添了一份哀婉和苍凉。古城的轮廓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孤寂。
“排日下林头”,诗人站在林木之下,目睹着太阳缓缓降落于树梢之上。这一幕无声地讲述了时间流逝和光阴更替的情景,也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界的交融。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到了自己情感的寄托和平衡,呈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意境。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
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老。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