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我诚何意,焉论影与风。
睍消冤欲白,迂甚笑称翁。
博得(bó dé)的意思:获得,赢得
好奇(hào qí)的意思:对事物产生兴趣,想要了解或探索。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何意(hé yì)的意思:表示询问对方的意图或用意。
棘丛(jí c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纷乱、复杂,难以解决或处理。
冥鸿(míng hóng)的意思:形容天空中飞翔的大雁。
奇穷(qí qióng)的意思:形容非常贫困或异常贫穷。
于陵(yú líng)的意思:指人死后埋葬在陵墓之中。
仲子(zhòng zǐ)的意思:仲子是指兄弟中排行第二的人,也指朋友之间互相称呼的尊称。
自信(zì xìn)的意思:对自己有信心,有坚定的信念和自我肯定。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嫉妒、自我认知以及追求独特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联“妒我诚何意,焉论影与风。”开篇即提出了对嫉妒本质的疑问,似乎在说,嫉妒之心究竟出于何种考量?它是否真的能衡量出影子与风的真伪?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无形的嫉妒比作难以捉摸的影子和风,暗示嫉妒之感往往难以理解或界定。
颔联“睍消冤欲白,迂甚笑称翁。”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挣扎与矛盾。面对不公或误解,内心仿佛有一团冤屈的火焰,渴望得到澄清和释放。然而,这种努力往往被外界视为迂腐或可笑的行为,如同被冠以“老翁”的称号。这句诗表达了在追求正义与真理时,个人可能遭受的嘲笑与不理解。
颈联“自信冥鸿羽,何因到棘丛。”则转向了对自我认知与现实处境的反思。冥鸿,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而棘丛则是现实中的艰难与束缚。诗人自问,为何自信如鸿鹄般追求高远,却偏偏落入了棘丛般的困境之中?这反映了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的挑战。
尾联“于陵吾仲子,博得好奇穷。”以典故结尾,引用了战国时期齐国的隐士于陵子仲的故事,他以奇特的行为和思想著称,最终赢得了人们的关注与好奇。诗人在这里或许是在表达,即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独特与好奇,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求存在与价值的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嫉妒、自我认知、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对个体独特性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