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蜀道:指四川的山路,这里代指艰难险峻的山路。
山川:山脉和河流,形容地势。
心易惊:内心容易受到触动或惊吓。
缘窗:靠近窗户。
残梦:未消散的梦境。
晓闻莺:清晨听到黄莺的叫声。
分明:清楚明白。
文君:卓文君,西汉时期蜀地才女,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著名。
恨:哀怨、遗憾。
万怨千愁:极言众多的忧愁。
弦上声:琴弦上的音乐声。
- 翻译
- 蜀道的山川景色令人内心震撼,清晨醒来窗户边残留着梦境,还能听到黄莺的鸣叫。
这声音分明像在诉说着卓文君的哀怨,万千愁绪都凝聚在琴弦上的旋律中。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益的作品,名为《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与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蜀道山川心易惊”,蜀道指的是通往四川的道路,这里用来泛指险峻崎岖的山川之路。这句表达了诗人面对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象时内心的震撼与敬畏。蜀道不仅是地理上的概念,更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厚重。
“缘窗残梦晓闻莺”,这里的“缘”字有依附之意,诗人在窗边,夜晚的梦境还未完全散去,而清晨时分,却听到窗外莺莺鸟鸣。这种场景描写,既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分明似写文君恨”,这里的“分明”指的是清晰可辨,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比作是用笔墨写下的,如同古代才女文君(卓文君)那般深沉。文君以其才华著称,而这里则借用她的形象来强调诗人的情感之深刻。
“万怨千愁弦上声”,这句表达了诗人心中积累的无数怨恨和忧愁,都化作了琴弦上的声音。琴,作为古代文人常用的音乐器具,也是一种抒发情感的工具。在这里,它承载着诗人的万千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晨光、莺鸣声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蜀道山川之雄伟的赞美,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内心的激荡。这不仅是一次自然景象的观察,也是诗人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刻剖析。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春歌仿梁元帝春日诗重字体为蔡希敏归奎海咏别
春花春月闹春嬉,阳春烟景十分奇。
报道故人春去也,春江风便送春宜。
春城廿载瀛洲客,春宵剪烛话心知。
投囊争富吟春句,煮酒频敲春夜棋。
今春忽买归舟紧,得意春归信乐之。
也知此去春台乐,其奈留春系我思。
留春无奈饯春去,鹿岛春澄三月时。
春草曾题江淹赋,春柳曾吟李白诗。
古来多少伤春别,今日春三忍别离。
别春思春春知否,暮云春树不胜悲。
春水盈盈秋水兴,春情宛在水之湄。
春潮有信君须记,重看来春返棹期。
巡社纪事
淡水向南趋,乘涨多纡折。
古社依上流,番社参差列。
日暮乃停骖,乍望心如结。
篱缺见溪光,沙岸水方齧。
谋将社寮移,众番情辞切。
我与番众谋,非可一言决。
相度宜周详,经费宜樽节。
暂施堤防功,且待秋潦竭。
秉烛坐中庭,劝谕均晓彻。
老番共扶携,幼番各持挈。
惇庞诚可嘉,整肃尤可悦。
忧劳长善心,此理信前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