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中 伏 日 陪 二 通 判 妙 觉 寺 避 暑 宋 /梅 尧 臣 绀 宇 迎 凉 日 ,方 床 御 綌 衣 。清 谈 停 玉 麈 ,雅 曲 弄 金 徽 。高 树 秋 声 早 ,长 廊 暑 气 微 。不 须 河 朔 饮 ,煮 茗 自 忘 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长廊(cháng láng)的意思:指非常长的走廊或通道。
方床(fāng chuáng)的意思:指夫妻生活和谐、夫妻情感融洽。
绀宇(gàn yǔ)的意思:指高大的宫殿或宏伟的建筑。
河朔(hé shuò)的意思:河朔是指河北和山西一带的地方。
金徽(jīn huī)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乐曲优美动听。
清谈(qīng tán)的意思:指清雅、高尚的言谈交流方式。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暑气(shǔ qì)的意思:炎热的气候
忘归(wàng guī)的意思:忘记回家或迷失归途。
雅曲(yǎ qǔ)的意思:指音乐或曲艺等表演形式高雅、美妙、动人。
玉麈(yù zhǔ)的意思:形容人的美德高尚,品行端正。
河朔饮(hé shuò yǐn)的意思:指饮酒时喝得很多,形容豪饮或痛饮。
- 注释
- 绀宇:深蓝色的屋宇。
凉日:凉爽的阳光。
方床:方形床铺。
绤衣:粗葛布衣。
清谈:清淡的交谈。
玉麈:玉柄拂尘,用于清谈时挥动。
雅曲:高雅的曲子。
金徽:泛指精美的乐器。
高树:高大的树木。
秋声:秋天的声音。
暑气:炎热的气息。
微:微弱。
河朔:黄河以北地区。
煮茗:煮茶。
忘归:忘记回家。
- 翻译
- 深蓝色的屋宇在凉风中迎接阳光,方形的床铺上铺着粗葛布衣裳。
清谈之中,玉麈拂动,优雅的音乐在金徽琴上流淌。
高高的树木早早传来秋意,长长的走廊里暑气已微弱。
无需去河朔之地畅饮,煮一壶好茶就让我忘了归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描绘了夏日避暑时的闲适生活。首句“绀宇迎凉日”写出了寺庙中的深色屋宇在夏日里显得格外清凉,迎接初升的阳光。接着,“方床御绤衣”描述了诗人坐在朴素的床上,穿着轻薄的葛布衣服,享受着清爽的夏日气息。
“清谈停玉麈”描绘了朋友们在清凉环境中进行高雅的交谈,手中摇动着玉石麈尾,气氛宁静而惬意。“雅曲弄金徽”则转而写到悠扬的音乐响起,可能是丝竹之声,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高树秋声早”暗示了虽然仍是盛夏,但高树已提前带来秋意的低语,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转。“长廊暑气微”进一步强调了寺内环境的宜人,暑气已经变得微弱。
最后两句“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情境的深深沉浸,甚至忘记了世俗的宴饮,只是静静地品茗,享受这份难得的避暑时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夏日寺庙避暑的闲适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然和人文和谐相处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