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出东门怨,鹤向华亭咽。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钧(dà jūn)的意思:形容器物巨大、庞重。
德耀(dé yào)的意思:指人的德行高尚,光耀四方,德行的光辉照耀世人。
东门(dōng mén)的意思:指离开、出走、辞职等意思。
二八(èr bā)的意思:形容年龄轻,不懂事或幼稚。
梁鸿(liáng hó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有非凡的才华和能力。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埋没(mái mò)的意思:埋没意味着被掩埋、被忽视、被遗忘或被埋藏。指人才、事物等被埋没在大众之中,没有被充分发挥或被重视。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三五(sān wǔ)的意思:指数量为三或五,形容不多但足够。
五明(wǔ míng)的意思:指人的五官明亮、神采奕奕,形容人容貌光彩照人。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感遇(其十四)》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三五明月满,二八明月缺”,以月之盈亏象征人生的起伏变化,月圆时满溢着光明与圆满,月缺则暗示着缺憾与不完美。接着,“大钧忌常盈,至人贵藏哲”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自然规律与人的智慧,大宇宙中的一切都遵循着不饱和、不完全的原则,而高明的人则懂得隐藏智慧,保持谦逊,避免过度张扬。
“犬出东门怨,鹤向华亭咽”,运用动物的哀鸣来比喻人类的悲叹,无论是忠诚的狗还是高洁的鹤,它们的痛苦与无奈都反映了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最后,“梁鸿与德耀,赁春自埋没”,提到古代两位隐士梁鸿和孟光,他们虽才华横溢却选择隐居,不求名利,自甘寂寞,以此表达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千载阜庑下,令人想遗烈”,结尾处,诗人想象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那些遗世独立的英灵仍在阜庑之下守护着这片土地,让人不禁怀念起他们的伟大事迹和高尚品德。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动物情感以及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余天开见寄
春树君方吟渭北,林塘我已卜溪西。
赏心乐事优游处,花自飞飞鸟自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