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桑 乾 道 中 明 /陈 鸿 征 程 十 里 见 桑 乾 ,二 月 谁 怜 尚 苦 寒 。沃 野 北 来 边 地 近 ,流 澌 东 下 早 春 残 。风 疑 竹 箭 穿 貂 帽 ,雪 作 杨 花 点 马 鞍 。旅 况 垆 头 消 不 尽 ,琵 琶 纤 指 莫 教 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地(biān dì)的意思:边远地区;偏僻地方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春残(chūn cán)的意思:指春天快要结束,残余的春意。
貂帽(diāo mào)的意思:指虚有其表、表面光鲜而内里空虚的人或事物。
东下(dōng xià)的意思:指人往东南方向行动或下山。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花点(huā diǎn)的意思:指花费一点钱或精力。
苦寒(kǔ 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环境或困苦的生活。
流澌(liú sī)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旅况(lǚ kuàng)的意思:旅途中的情况或状况
马鞍(mǎ ān)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能力非凡。
莫教(mò jiào)的意思:莫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不要教”,表示拒绝他人的指导或教诲。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桑乾(sāng qián)的意思:指人们为了生计而忍受贫困、艰苦的生活。
沃野(wò yě)的意思:形容田野肥沃、土地广阔。
纤指(xiān zhǐ)的意思:形容手指纤细柔软。
杨花(yá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定,容易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早春(zǎo chūn)的意思:早春指的是春天初期,即冬季过去但尚未完全进入春季的时候。
征程(zhēng chéng)的意思:指人们踏上征途,迈向目标的旅程。
- 鉴赏
这首明代陈鸿的《桑乾道中》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桑乾道上的所见所感。首句“征程十里见桑乾”,以行程之短与桑乾河的广阔形成对比,展现出旅途的辽远。次句“二月谁怜尚苦寒”则点出时令虽已入春,但北方的气候依然寒冷,流露出诗人对早春严寒的感叹。
第三句“沃野北来边地近”,通过“沃野”和“边地”的描述,暗示了诗人正接近边疆地区,环境更为荒凉。接下来的“流澌东下早春残”进一步描绘了冰雪尚未完全消融,早春景象略显凄清。
第五、六句“风疑竹箭穿貂帽,雪作杨花点马鞍”,运用比喻手法,将风吹过的感觉比作竹箭穿透貂帽,雪花飘落如同杨花点缀马鞍,形象生动地刻画了风雪交加的行路之艰。
最后一句“旅况垆头消不尽,琵琶纤指莫教弹”,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希望在路边的酒肆中,不要弹奏琵琶,以免触动心中的愁绪,显得尤为深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方早春的景色,以及诗人行旅中的孤寂感受,展现了明人边塞诗的独特韵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安有狭邪行
伊洛有歧路,歧路交朱轮。
轻盖承华景,腾步蹑飞尘。
鸣玉岂朴儒,凭轼皆俊民。
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
余本倦游客,豪彦多旧亲。
倾盖承芳讯,欲鸣当及晨。
守一不足矜,歧路良可遵。
规行无旷迹,矩步岂逮人。
投足绪已尔,四时不必循。
将遂殊涂轨,要子同归津。
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其一
昔我从元后,整驾至南乡。
过彼丰沛郡,与君共翱翔。
四节相推斥,季冬风且凉。
众宾会广坐,明镫熺炎光。
清歌制妙声,万舞在中堂。
金罍含甘醴,羽觞行无方。
长夜忘归来,聊且为太康。
四牡向路驰,欢悦诚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