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棹满溪云。鱼归清海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帐前轻絮鹅毛起",形象地写出室内帐幔前飘扬着如鹅毛般的轻柔飞絮,营造出一种春日或秋日的清新氛围。"舍南有竹堪书字",则点明诗人居住之处的雅致,竹林既是书写的佳处,也暗示了主人的文人情怀。
"门掩杏花丛",进一步描绘室外的景色,门扉半掩,映入眼帘的是盛开的杏花,春色满园,静谧而美好。"南原几夜风",通过询问夜晚南边原野上经历了多少次微风,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远方的思念。
"乡书何所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期待着来自故乡的消息,但又深知回信稀少,反映出淡淡的离愁。"洛浦归帆少",洛浦是古代诗词中的常用意象,这里借指诗人对家乡洛阳的遥想,归来的船只寥寥无几,更显归乡之路的漫长与艰难。
最后两句"谁棹满溪云。鱼归清海滨",以景结情,想象溪水之上云雾缭绕,如同渔舟在云间穿梭,而鱼儿也悠然游向清澈的海边,象征着诗人内心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宁静生活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地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续断肠词十首
古人曾赋断肠诗,犹记镫前展卷时。
修到清才多缺陷,岂知我续断肠词。
昔年曾痛兰芽折,玉燕重来吉梦符。
珍重明珠双入手,奇姿竞说是家驹。
毛诗初授诵琅琅,每听斋声彻内堂。
此日紫荆花外望,案头空剩读书囊。
不惯酣眠耐晓寒,便从寝室问爷安。
童年也解晨昏意,无怪西河泪不乾。
更比童乌少一龄,八年短梦霎时醒。
丸熊有志今何望,雏凤声残不可听。
泡影空花悟夙因,重翻边箧更酸辛。
零笺碎墨依然在,不见牵衣问字人。
阿连嬉戏恰随肩,玉质温温亦可怜。
岂是夜坛悲寂寞,要他同赋棣华篇。
晓镜台前索果从,夜窗围绕一灯红。
当时笑语浑閒事,此际追思似梦中。
碧梧双凤已腾空,望断云霄路不通。
碧落黄泉真缥缈,不知何处是儿踪。
人到伤心百念灰,愁肠华发暗相催。
此生福慧成虚语,且把哀情抒写来。
《续断肠词十首》【清·杨浣芬】古人曾赋断肠诗,犹记镫前展卷时。修到清才多缺陷,岂知我续断肠词。昔年曾痛兰芽折,玉燕重来吉梦符。珍重明珠双入手,奇姿竞说是家驹。毛诗初授诵琅琅,每听斋声彻内堂。此日紫荆花外望,案头空剩读书囊。不惯酣眠耐晓寒,便从寝室问爷安。童年也解晨昏意,无怪西河泪不乾。更比童乌少一龄,八年短梦霎时醒。丸熊有志今何望,雏凤声残不可听。泡影空花悟夙因,重翻边箧更酸辛。零笺碎墨依然在,不见牵衣问字人。阿连嬉戏恰随肩,玉质温温亦可怜。岂是夜坛悲寂寞,要他同赋棣华篇。晓镜台前索果从,夜窗围绕一灯红。当时笑语浑閒事,此际追思似梦中。碧梧双凤已腾空,望断云霄路不通。碧落黄泉真缥缈,不知何处是儿踪。人到伤心百念灰,愁肠华发暗相催。此生福慧成虚语,且把哀情抒写来。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2067c7064e7299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