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桂松岩以子平星禽二术推人多验戏赠二绝·其一》
《桂松岩以子平星禽二术推人多验戏赠二绝·其一》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十二支辰配十干,此专主日论财官。

岂无辞禄安贫者,说与先生细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贫(ān pín)的意思:安于贫困,满足于贫困的生活状态。

辞禄(cí lù)的意思:指官员辞去职位或官职。

论财(lùn cái)的意思:指论述财富、财产的重要性和作用。

十干(shí gàn)的意思:指天干的前十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无辞(wú cí)的意思:没有言辞、不说话、无话可说

细看(xì kàn)的意思:仔细观察或审视事物。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主日(zhǔ rì)的意思:主日是指基督教徒每周日所举行的礼拜日,也指每周日作为休息日。在汉语中,主日也用来形容某个事物或活动的最重要或最关键的一天。

专主(zhuān zhǔ)的意思:专门负责,专职管理

仔细(zǐ xì)的意思:细心、小心,不马虎。

十二支(shí èr zhī)的意思:指十二种动物,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按照十二地支的顺序排列。

翻译
以十二生肖对应十天干,这主要是用来讨论每日的财运和官运。
难道没有放弃官职安于贫穷的人吗?请告诉先生仔细研究一下。
注释
十二支辰:指十二生肖,中国古代用于纪年和时间的一种方式。
十干: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用于纪日和命理学中。
财官:指财务和官职,古代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象征。
辞禄:辞职或拒绝官职。
安贫:甘于贫穷,不追求富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桂松岩以子平星禽二术推人多验戏赠二绝(其一)》。诗中提到“十二支辰配十干”,这是中国古代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用于纪年、月、日、时的天文历法体系,其中“辰”对应天干中的“乙”和“丁”,与日有关。诗人强调这种星禽之术在推算个人命运,尤其是财运和官运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接下来,“岂无辞禄安贫者”表达了对那些选择放弃高官厚禄而甘于清贫的人的肯定,认为他们有不同于世俗的高尚情操。诗人借此诗向读者推荐这种星术,邀请他们仔细观察和理解其中的道理。

整首诗以星象学为载体,寓含了对人生选择和价值观的探讨,体现了宋元时期士人的文化趣味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白牛颂

我有古坛真白牛,父子藏来经几秋。

出门直透孤峰顶,回来暂跨虎溪头。

(0)

五言美瓜沙僧献款诗一首

圣主恩方洽,瓜沙有异僧。

身中多种艺,心地几千灯。

面进输诚款,亲论向化能。

诏迥应锡赉,殊宠一层层。

(0)

诗并序·其九十七

百姓被欺屈,三官须为申。

朝朝团坐入,渐渐曲精新。

断榆翻作柳,判鬼却为人。

天子抱冤屈,他于陌上尘。

(0)

戏王威德

千丈黄杨木,空为一个梳。

(0)

游山寺

赤城仙观启,青山梵宇裁。

中天疏宝座,半景出香台。

雁翼金桥转,鱼鳞石道回。

经文连树刻,仙影对岩开。

别有迷方者,终惭无碍才。

抠衣祇杖锡,敛袂谒浮杯。暂识?阇岭,联询劫烬灰。

持花龙女至,献果象王来。

讲坐真乘阐,谈筵外法催。

方希除八难,从此涤三灾。

(0)

山家夏日九首·其二

隐士长松壑,先生孤竹丘。

溪深常抱冻,涧冷镇含秋。

九春宁解褐,五月自披裘。

谁信汤年旱,山燋金石流?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