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苏若兰回文锦诗图》
《题苏若兰回文锦诗图》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千诗织就回文锦,如此阳台暮雨何。

亦有英灵苏蕙手,只无悔过连波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ruòlánhuíwénjǐnshī
sòng / huángtíngjiān

qiānshīzhījiùhuíwénjǐnyángtái

yǒuyīnglínghuìshǒuzhīhuǐguòdòuli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悔过(huǐ guò)的意思:悔过是指人们在犯错或做错事后,能够认识到错误,后悔并改正自己的行为。它强调了人们对自己过去的错误行为感到懊悔,并积极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改正。

回文(huí wén)的意思:回文是指正着念和倒着念都一样的词语或句子。

连波(lián bō)的意思:连续接连地波动或变动。

暮雨(mù yǔ)的意思:指在傍晚或黄昏时下的雨。也用来比喻最后的希望或最后的机会。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文锦(wén jǐn)的意思:指文采华丽、色彩绚丽的衣物或织品。

阳台(yáng tái)的意思:指房屋建筑物外突出的平台,供人休息、观景等。

英灵(yīng líng)的意思:英勇的灵魂;英雄的精神。

回文锦(huí wén jǐn)的意思:回文锦是指正反念都一样的词句,也可以指文学作品中运用回文技巧的部分。

翻译
无数诗歌编织成回文锦绣
这样的阳台夜雨又该怎样描述
注释
千诗:众多诗歌。
织就:编织而成。
回文锦:既能正读又能反读的精美诗篇。
阳台:室外的平台或窗户边。
暮雨:傍晚的雨。
亦:也。
有:存在。
英灵:杰出的人物或才情出众的人。
苏蕙:古代才女,擅长制诗文以表达情感。
手:才华。
只:只是。
无:没有。
悔过:后悔过错。
窦连波:可能指代某个人物或者典故,这里泛指有悔过之意的境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题苏若兰回文锦诗图》。诗中,黄庭坚以“千诗织就回文锦”起笔,形象地描绘了苏若兰创作的回文诗如锦般繁复而巧妙,令人赞叹。接着,他将苏若兰比作才情出众的“苏蕙”,暗示她的诗歌技艺高超,如同古代女子苏蕙编织精美的璇玑图一般。然而,诗人又借“只无悔过窦连波”一句,暗示苏若兰可能在情感或行为上有些许遗憾,如同窦滔因错失良机而悔恨的故事。整体来看,此诗赞美了苏若兰的才情,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她的惋惜之情。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那呵滩·其二

沿江引百丈,一濡多一艇。

水上郎担篙,何时至江陵。

(0)

子夜四时歌.秋歌十八首·其十三

初寒八九月,独缠自络丝。

寒衣尚未了,郎唤侬底为。

(0)

赠褚武良以尚书出为安东诗

荡荡大晋,奄有八荒。畿服既宁,守在四疆。

桓桓褚侯,镇彼遐方。变文膺武,武步龙骧。

武有七德,众鲜克举。帝用是难,训咨既普。

虽有周亲,唯能是与。大周之吉,归美于褚。

褚侯之迈,人望实大。企彼江淮,眇焉如带。

智名不彰,能功斯废。靡德而称,靡仁而赖。

济济百辟,穆穆皇朝。虽则异事,谁非同寮。

出者眷之,处者恋之。情发于中,用著斯诗。

(0)

春天润九野,卉木涣油油。

红华纷晔晔,发秀曜中衢。

仲尼以圣德,行聘遍周流。

遭斥厄陈蔡,归之命也夫。

沈沦众庶间,与世无有殊。

纡郁怀伤结,舒展有何由。

轗轲固宜然,卑陋何所羞。

援兹自抑慰,研精于道腴。

(0)

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王侯兮彊授我妃。

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

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快中野兮苍天与直。

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贼。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

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

(0)

攻狄谣

大冠若箕。修剑拄颐。攻狄不能下。垒于梧丘。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