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瓮底云,漏作万山碧。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洪荒(hóng huāng)的意思:指古代神话中的混沌时期,形容世界或局势混乱、无序。
籍名(jí míng)的意思:籍名指以别人的名义或身份行事,借用他人的名义谋取私利。
空窍(kōng qiào)的意思:指人的思维空虚,头脑不灵光。
理要(lǐ yào)的意思:理应如此;应当如此
毛毡(máo zhān)的意思:指言辞、文章或行为严厉、刺人。
樵童(qiáo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男孩,也用来形容年轻力壮的人。
肉眼(ròu yǎn)的意思:指人类自然的眼睛,与“肉眼”相对的是“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
寿光(shòu guāng)的意思:长寿和光明的象征,表示祝福长寿和幸福。
暑寒(shǔ hán)的意思:指夏天的炎热和冬天的寒冷,形容气候的变化极端。
天游(tiān yóu)的意思:指心情愉快、无拘束,自由自在地游玩。
投足(tóu zú)的意思:指行走时脚步的轻重、稳定与否。也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举止。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须鬓(xū bìn)的意思:指胡须和鬓发,用以形容人的容貌逐渐苍老。
阳林(yáng lín)的意思:阳光照耀的森林,形容景色明亮、美丽。
羊毛(yáng máo)的意思:指微小的利益或小钱财。
有道(yǒu dào)的意思:有正确的道理或方法。
元理(yuán lǐ)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原理或基本法则。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走空(zǒu kō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失误或失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历理安寺时,在松颠阁休息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以“驯虎有道心”开篇,暗喻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变化,同时也引出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接下来的诗句“至今化为石”,则通过石头的永恒性,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自然永恒的思考。
“樵童思天游,往往跨其脊”,描绘了山间孩童的天真烂漫,他们或许在想象着天上的旅程,而“跨其脊”的描述,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孩子们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虚霆走空窍,洪荒未疑夕”,这两句通过雷声和远古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壮阔的氛围,暗示了自然界的伟力和历史的深远。
“谁将瓮底云,漏作万山碧”,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云彩比作从酒瓮底部溢出的液体,最终染绿了千山万岭,生动地描绘了云雾缭绕、山色葱郁的景象。
“生无丹籍名,肉眼敝尘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认为即使没有在仙家的记录中留下名字,但通过肉眼就能领略到自然的奥秘,从而超越了世俗的束缚。
“徒裁羊毛毡,坐俟须鬓白”,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期待在自然中度过余生的愿景,虽然可能只是简单地编织羊毛毡,但这种生活已经足够让他等待到两鬓斑白。
“阳林无暑寒,元理要堪扼”,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宜人,无论季节如何变换,都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倘于投足穷,一遇寿光客”,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自然中寻找生命的真谛,遇见那些能够引领他理解宇宙奥秘的智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