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布谷(bù gǔ)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声音高亢激昂,如同布谷鸟鸣叫。
分异(fēn yì)的意思: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分裂、分散或差异明显。
沽酒(gū jiǔ)的意思:指以卖酒为业,也可指购买酒品。
好在(hǎo zài)的意思:幸亏;庆幸;值得庆幸的是。
和吟(hé yín)的意思:和睦地一起吟诗或唱歌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鸡黍(jī shǔ)的意思:指在战争中,士兵们身处险境,食物匮乏,只能吃鸡和黍米,形容极度贫困。
藜羹(lí gēng)的意思:藜羹是指用藜草制成的羹汤,比喻贫寒而简朴的生活。
李杜(lǐ dù)的意思:指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唐代著名诗人,也可以泛指文学艺术方面的杰出人物。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墙头(qiáng tóu)的意思:指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态度或立场。
秦分(qín fēn)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或分歧。
黍荐(shǔ jiàn)的意思:黍荐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黍指的是一种粮食作物,荐指的是推荐。黍荐的基本含义是推荐有才华或有功绩的人。
提壶(tí hú)的意思:提壶指的是古代官员出巡时,手持酒壶巡视百姓,了解民情。
同盟(tóng méng)的意思:指不同的组织或个体为了共同的利益或目标而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力量。
头报(tóu bào)的意思:指某种情况或现象的开端或先兆。
相关(xiāng guān)的意思:有关联或有关系的意思。
要知(yào zhī)的意思:要想知道、要了解。
异见(yì jiàn)的意思:
(1).不同的见解。《梁书·处士传·刘歊》:“前达往贤,互生异见。”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教者惟以此为教,而学者惟以此为学。当是之时,人无异见,家无异习。”亦指独特的见解。 宋 曾巩 《洪州谢到任表》:“玩思诗书,无出伦之异见;游心翰墨,多涉俗之尘言。”
(2).犹奇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作制严固,莹丽可寻,莫不逕观,以为异见矣。”
(3).指异端邪说。《法苑珠林》卷六八:“挫邪智之虚角,杜异见之妄言。”吟声(yín shēng)的意思:指大声吟咏,发出悦耳的声音。
幽事(yōu shì)的意思:指隐秘或私密的事情,也可以指不为人知的事情。
越秦(yuè qín)的意思:指越过秦朝的国境线,比喻超越某种限制或突破某种局限。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 注释
- 绿阴:浓密的树荫。
和吟声:和谐的吟诵声。
越秦:古代两个地域名,这里泛指不同地区。
李杜:李白和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提壶:古代盛酒的器皿。
鸡黍:农家简朴的饭菜,鸡和小米。
藜羹:用藜菜做的汤,代指粗食。
- 翻译
- 绿荫丛中回荡着吟诵声,雨后的幽静与诗事相连。
不要只看到秦越之间的差异,要知道李白杜甫曾是诗歌的伙伴。
提着酒壶买酒的人在墙头通报,布谷鸟在屋后催促农耕。
满眼的山川依旧美好,何时能邀请好友共享粗茶淡饭。
-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绿阴团里和吟声”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在浓密的树荫下吟诗作对,声音和谐,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次句“幽事相关雨未晴”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湿润和静谧,连绵的雨水似乎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第三句“莫把越秦分异见”表达了诗人对于地域差异的超越,暗示朋友之间不应因地域不同而产生隔阂,强调了友情的广泛和包容。第四句“要知李杜是同盟”借用李白和杜甫的典故,表明他们虽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作为文学巨匠的精神是相通的,借此鼓励朋友共同追求诗歌的高雅境界。
第五、六句“提壶沽酒墙头报,布谷催耕屋背鸣”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如买酒的热闹场景和布谷鸟的啼鸣,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生机,也寓含着时光流转和农事活动的节奏。
最后一句“满目云山犹好在,何时鸡黍荐藜羹”以自然景色收尾,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相聚共享粗茶淡饭的美好期待,流露出对友情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寄意,体现了宋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特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六和塔秀江亭
秀江亭上驻吟怀,苔藓轩窗四面开。
潮怒挟风吹海立,橹声摇月下天来。
浮沤世事等出没,泛梗羁人几去回。
待写篇诗纪游迹,路迢不奈马频催。
瑞鹤仙.赵文升席上代去姬写怀
楚云分断雨。问那回、因甚琴心先许。匆匆话离绪。
正花房蜂闹,著春无处。残歌剩舞。
尚隐约、当时院宇。
黯消凝、铜雀深深,忍把小乔轻误。休赋。
玉尊别后,老叶沈沟,暗珠还浦。欢游再数。
能几日、采芳去。
最无端做了,霎时娇梦,不道风流恁苦。
把馀情、付与秋蛩,夜长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