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阶夜似月,拂树晓疑春。
《和司马博士咏雪诗》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司 马 博 士 咏 雪 诗 南 北 朝 /何 逊 凝 阶 夜 似 月 。拂 树 晓 疑 春 。萧 散 忽 如 尽 。徘 徊 已 复 新 。暂 蔽 卷 纨 质 。复 惭 施 粉 人 。若 逐 微 风 起 。谁 言 非 玉 尘 。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夜雪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诗人对纯洁无瑕之物的向往。"凝阶夜似月"一句,以"凝"字形容积雪的程度,既表现了雪的厚实,也暗示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拂树晓疑春"则通过树枝上的雪花,传达出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怀疑,这不仅是对自然季节变换的一种描绘,更蕴含着对时间流逝和事物无常的感慨。
"萧散忽如尽,徘徊已复新"两句中,“萧散”形容雪花飘落的姿态,而“忽如尽”则表达了雪花覆盖一切之后又迅速消融的过程;“徘徊”一词描写出诗人在雪后自然景观中的徜徉情状,“已复新”则意味着大地在春风的抚慰下重新焕发了生机。
"暂蔽卷纨质,复惭施粉人"这两句诗中,“暂蔽”指雪覆盖了一切,使得原本鲜明的色彩变得模糊不清;“卷纨质”则是对积雪形态的细腻描写;而“复惭施粉人”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曾经用粉黛来装饰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因为在自然界纯洁无瑕的雪花面前,人间的这些装饰显得多余且不真实。
最后,“若逐微风起,谁言非玉尘”两句诗则描绘了雪花随着微风轻轻飘舞的情景,而“谁言非玉尘”则是对这雪花美丽如玉尘的赞叹,同时也是对自己曾经错误观念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雪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