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声(bi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非常轻微,几乎听不到。
长笛(cháng dí)的意思:指长而狭窄的笛子,比喻言辞犀利、直截了当。
趁时(chèn shí)的意思:利用时机,抓住机遇
乘月(chéng yuè)的意思:乘坐月亮,指借助良好的时机或机遇。
东邻(dōng lín)的意思:东方的邻居或邻国。
多感(duō gǎn)的意思:形容人敏感多情,感触很深。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寒螀(hán ji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老眼(lǎo yǎ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的眼力衰退,视力变差。
靓妆(jìng zhuāng)的意思:指妆饰美丽动人。
南翔(nán xi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迅速消失、不见踪影。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时样(shí yàng)的意思:指时光的变迁和事物的变化。
虚堂(xū táng)的意思:指空虚无物的堂屋,比喻虚假的言辞或空洞的学问。
吟怀(yín huái)的意思:指吟咏抒怀、吟诵抒怀之意。
- 注释
- 寂寂:寂静无声。
虚堂:空荡的厅堂。
风露:清风和露水。
边声:边境的声响。
雁南翔:大雁向南飞。
短筇:短竹杖。
秋三径:秋天的小路。
长笛:长笛声。
乘月一航:乘月出行。
老眼:老花眼。
浊镜:模糊不清的镜子。
吟怀:诗人的思绪。
多感:感触颇多。
类寒螀:像寒蝉鸣叫。
拙:笨拙。
不趁时样:不合时宜。
肯羡:岂会羡慕。
东邻:东边的邻居。
斗靓妆:精心打扮的美丽容貌。
- 翻译
- 寂静的空堂里,清风带着露水带来丝丝凉意,边疆的声音让我惊讶地听到大雁向南方飞翔。
手持短竹杖,我仿佛在梦境中漫步秋天的小径,悠扬的笛声让我想乘着月光启程。
年迈的目光更加昏花,像浑浊的镜子,满腹诗情却多愁善感,如同寒蝉的哀鸣。
我早已明白自己的笨拙不合时宜,怎会羡慕东邻那精心打扮的亮丽容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秋夜景象。开篇“寂寂虚堂风露凉”即营造出一种深夜人静、清冷的氛围,虚堂中飘荡着夜晚的微凉。紧接着,“边声惊听雁南翔”则是通过远处传来的鸿鹄之声,勾勒出季节更替和旅途鸟儿的南迁景象,增添了一份秋夜的孤寂感。
诗人随后笔触转向内心世界,“短筇梦涉秋三径”中“短筇”可能是指行走时手持的竹杖,而“梦涉秋三径”则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怀念,三径或许象征着往事的回旋。紧接着,“长笛思乘月一航”则通过悠扬的长笛声,传递出诗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如同乘坐舟船在明月下航行。
“老眼添昏如浊镜”表现了诗人因年迈视力模糊,而“吟怀多感类寒螀”则是通过古代常用的“寒螀”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凄凉。最后两句,“久知拙不趁时样,肯羡东邻斗靓妆”中,诗人自嘲才学浅薄,不及时下,同时也对邻居之美貌有所羡慕。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往昔岁月和现实处境的深刻感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秋客中
帆落西江下浙河,溧阳酒贱醉亡何。
月明正照山公影,自觉今年白发多。
辛未中元记梦梦与一僧谈世事良久问答中有凡事如此汝曹勉之之语既而造一境如仙家居厥明用梦中八字为偈末章反骚·其四
凿空谈荒唐,我正不为此。
故知又故为,颇悟前生是。
凭谁照前因,斯言特戏耳。
既是无今古,如何分彼己。
须弥一点尘,万劫一弹指。
无失亦无忧,无得亦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