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答 薛 乐 道 宋 /黄 庭 坚 薛 侯 笔 如 椽 ,峥 嵘 来 索 敌 。出 门 决 一 战 ,莫 见 旗 鼓 迹 。令 严 初 不 动 ,帐 下 闻 吹 笛 。乍 奔 水 上 军 ,拔 帜 入 赵 壁 。长 驱 剧 崩 摧 ,百 万 俱 辟 易 。子 於 风 雅 闲 ,信 矣 强 有 力 。天 材 如 升 斗 ,吾 恨 付 与 窄 。揽 物 能 微 吟 ,假 借 少 储 积 。山 城 坐 井 底 ,闻 见 更 苦 僻 。子 非 知 音 耶 ,何 不 指 瑕 谪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拔帜(bá zhì)的意思:拔起旗帜,引领潮流或指挥全局。
百万(bǎi wàn)的意思:形容数量非常多,数量巨大。
奔水(bēn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迅猛奔流。
崩摧(bēng cuī)的意思:形容山崩地裂、坍塌破碎的景象,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毁坏、破灭。
辟易(pì yì)的意思:辟易是指排除障碍、克服困难,使事情变得容易。
长驱(cháng qū)的意思:指长时间地奔驰或长途行军。
储积(chǔ jī)的意思:指积累、储备,特指积累财富或知识。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吹笛(chuī dí)的意思:吹奏笛子。也用来比喻人们无所事事,不务正业。
风雅(fēng yǎ)的意思:指文化修养高雅,举止言谈优雅。
付与(fù yǔ)的意思:将某种权力、责任、任务等交给他人。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假借(jiǎ jiè)的意思:指借口或借助某种方式或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井底(jǐng dǐ)的意思:指人境地低微,生活贫困,无法自拔。
来索(lái suǒ)的意思:指迎接、接待客人。
旗鼓(qí gǔ)的意思:形容战争或竞争激烈,双方势均力敌。
强有(qiáng yǒu)的意思:形容力量、能力强大,有力量、有能力。
山城(shān chéng)的意思:指建在山上的城市,也指山城景色秀美。
上军(shàng jūn)的意思:指在军队中担任高级官职或高级军官的人。
升斗(shēng dǒu)的意思:指平凡的人民,特指社会底层的穷苦人家。
水上(shuǐ shàng)的意思:比喻在困境中艰难地维持生计。
天材(tiān cái)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具有非凡的才能和天赋。
微吟(wēi yín)的意思:轻声低唱的吟诵。
闻见(wén jiàn)的意思:指听到或知道消息、传闻。
瑕谪(xiá zhé)的意思:指微小的缺点或错误。
有力(yǒu lì)的意思:力量充沛,有能力,有影响力。
帐下(zhàng xià)的意思:帐下指的是领导或长官的麾下,也可以指部属或手下。
赵壁(zhào bì)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形象、风格、气质等具有独特的特点或风格。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指瑕(zhǐ xiá)的意思:指出缺点或错误。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坐井(zuò jǐng)的意思:指人只看到狭隘的一隅之地,缺乏广阔的视野和开阔的思维。
笔如椽(bǐ rú chuán)的意思:形容写字或绘画非常多。
强有力(qiáng yǒu lì)的意思:形容力量强大,有力量和能力。
- 注释
- 笔如椽:比喻薛侯的文才出众。
峥嵘:形容威武、高峻的样子。
旗鼓迹:指战斗的迹象。
令严:命令严格。
吹笛:可能是暗号或信号。
拔帜:拔出敌方旗帜,象征占领。
辟易:退避。
风雅:文雅,这里指薛侯的文学修养。
天材:天赋才能。
窄:此处指施展才华的机会有限。
揽物:捕捉事物,创作灵感。
苦僻:形容见识狭窄。
知音:理解并欣赏他人的人。
瑕谪:指指出别人的错误或不足。
- 翻译
- 薛侯的笔犹如大椽,威猛而来挑战敌人。
他一出门就决定决战,不让对手察觉任何旗鼓声势。
起初命令森严无人敢动,直到帐下响起笛声才打破寂静。
突然转向水上军队,拔取旗帜直入赵国营垒。
他的攻势如疾风骤雨,百万敌军纷纷退避。
他在文雅中展现力量,确实强大无比。
他的才华如同升斗之量,却遗憾未能得到充分施展。
他善于捕捉细微事物吟咏,但缺少足够的积累。
身处山城犹如坐井观天,见识更加闭塞。
你难道不是知音吗?为何不指出他的不足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次韵答薛乐道》,通过对薛侯的描绘,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艺术才华。首句“薛侯笔如椽”赞美了薛侯的文采出众,犹如大笔挥洒自如。接下来的“峥嵘来索敌”形容他英勇无畏,主动挑战对手。
“出门决一战,莫见旗鼓迹”描述了薛侯行动果断,不露声色,展现出高超的战略智慧。然后通过“令严初不动,帐下闻吹笛”表现他的纪律严明和轻松指挥的气度。战斗中,“乍奔水上军,拔帜入赵壁”,形象地刻画了他迅速突破敌阵的勇猛。
“长驱剧崩摧,百万俱辟易”进一步强调了薛侯的战斗力,连百万敌军也为之退避。诗人接着称赞薛侯在艺术上也有深厚造诣,“子于风雅閒,信矣强有力”,表示他在文学方面同样出色。
然而,诗人也惋惜薛侯的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天材如升斗,吾恨付与窄”,意指薛侯的才情如同升斗般丰富,却被限制在狭小的环境中。最后两句“揽物能微吟,假借少储积。山城坐井底,闻见更苦僻”,表达了对薛侯身处偏僻之地,难以发挥才能的感慨。
诗的结尾,诗人以疑问的方式问道:“子非知音耶,何不指瑕谪”,质疑是否有人能真正理解薛侯的才华,为何不给予他更好的机会。整首诗以赞扬和惋惜交织,表达了对薛侯的敬佩和对其境遇的同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