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刻云扉竹,閒烹石鼎茶。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辞家(cí jiā)的意思:辞去家庭职务或离开家庭。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韩愈(hán yù)的意思:指才情出众、学识渊博的人。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烹石(pēng shí)的意思:指煮河石,比喻做无用功。
石鼎(shí dǐng)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基础或根基。
忘形(wà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因为兴奋或激动而失去理智、忘记自己的行为举止。
物华(wù huá)的意思:指物品华丽繁盛,形容事物美丽繁荣的样子。
相遇(xiāng yù)的意思:两个或多个人或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相遇。
异物(yì wù)的意思:指与周围环境不同的事物或物体。
用具(yòng jù)的意思:指各种用来进行某项活动或工作的器具、工具等。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名为《题陈白沙赠僧古渊诗后》。诗中描绘了西墅与东山的美景,以及桓荣和韩愈的历史典故,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意境。
首句“西墅开馀景”,描绘了西墅在夕阳余晖下的美丽景色,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受。接着,“东山异物华”则将视线转向东方,以“异物华”形容东山的奇花异草,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色彩和层次感。
“桓荣方在国,韩愈已辞家”两句,巧妙地运用历史人物桓荣和韩愈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文人追求理想、不畏艰难的精神的赞美。桓荣在国家中任职,韩愈则选择离开家庭,投身于文学与教育事业,两人的选择虽不同,但都展现了他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吟刻云扉竹,閒烹石鼎茶”描绘了一幅隐士生活的场景,诗人通过“吟刻”和“烹茶”的细节,展现了主人公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生活态度。竹子与云门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石鼎烹茶,则是古人品茗之雅趣,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最后,“忘形忽相遇,不用具袈裟”表达了诗人与僧人古渊偶然相遇的情景。这里的“忘形”不仅指两人忘却世俗身份的相遇,也暗示了心灵上的契合。诗人并不需要僧人的袈裟来证明其修行的状态,这反映了他对精神层面交流的重视,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典故和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具有浓厚的文人情怀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