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去,千山复万山。
纵牛不牵绳自垂,听他行食母苦之。
伴侣(bàn lǚ)的意思:指与人一同行动、共同生活、互相依赖的伙伴或配偶。
但愿(dàn yuàn)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用于表达对某种事情或结果的渴望。
多日(duō rì)的意思:连续多天
恶少(è shào)的意思:指品行恶劣、行为不端的少年或年轻人。
鸲鹆(qú yù)的意思:形容人们互相模仿或相互学习的情况。
家养(jiā yǎng)的意思:指在家中养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或动物。
近前(jìn qián)的意思:靠近前方或接近前来。
苦行(kǔ xíng)的意思:指修行者为了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而自愿忍受各种艰苦和痛苦的修行方式。
能人(néng rén)的意思:指有才能、能力出众的人。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农家(nóng jiā)的意思:指农民家庭或农村生活。
前溪(qián xī)的意思:形容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日入(rì rù)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黑了。也用来比喻人的生命终结或者事情的结束。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上山(shàng shān)的意思:指向山上走或攀登山峰,也可引申为追求进步、攀登事业的意愿。
少城(shǎo chéng)的意思:指城市规模小,人口稀少。
食母(sì mǔ)的意思:指儿子吃掉了母亲,形容子女不孝顺。
水草(shuǐ cǎo)的意思:水草是指水中的植物,也用来形容人的品行或行为浮躁、不稳定。
下山(xià shān)的意思:下山指从山上下来,比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行食(xíng shí)的意思:指行走的人在路上吃饭,表示生活无依无靠,四处流浪。
养牛(yǎng niú)的意思:指经营牛群,培养、繁殖牛。
主翁(zhǔ wēng)的意思:指在某一事件或事物中起主导作用的人。
足衣(zú yī)的意思:足够的衣物,形容衣物充足。
足食(zú shí)的意思:指吃饱了饭,解决了温饱问题。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牧牛去》描绘了牧童与牛之间的日常互动,以及牧童对牛的深厚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牧童在山间劳作的艰辛与对牛的悉心照料。
“牧牛去,千山复万山。” 开篇即以壮阔的山景引入,牧童带着牛群穿梭于连绵起伏的山脉之间,画面充满了自然的野趣和生活的朴实。
“上山日出愁起晚,下山日入苦行难。” 描述了牧童在山上劳作的不易,清晨赶牛上山时太阳尚未升起,夜晚赶牛下山时天色已暗,日复一日的劳作让人心生疲惫。
“手中鸲鹆牛伴侣,养来多日能人语。” 牧童与牛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鸲鹆(一种鸟)在这里象征着牛的伴侣,经过长时间的相处,牛甚至能学会说话,这既是对牛智慧的赞美,也是牧童与牛之间默契的体现。
“纵牛不牵绳自垂,听他行食母苦之。” 牧童对牛的信任达到了极点,即使不牵绳索,牛也会自行遵循牧童的意愿,寻找食物,照顾自己的母亲。这种自由与信任,是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写照。
“欲归尚忧牛不饱,更近前溪多水草。” 在返回的路上,牧童仍担心牛是否吃饱,于是选择靠近溪边,那里水草丰美,可以为牛提供充足的食物。这份对牛的关怀,体现了牧童的责任感和爱心。
“但愿年年牛尽肥,主翁足食身足衣。” 最后,牧童表达了对牛健康成长的祝愿,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和主人能够过上富足生活的愿望,体现了农耕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牧童与牛的故事,展现了元代农村生活的质朴与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四山如蝟毛,中有线路萦。
谁人导我来,得此掌许平。
雨后天宇空,夏气和且清。
休日一无事,驾言南山行。
南山有何好,翠壁列峥嵘。
巨木老已仆,赖有红石撑。
自人严大夫,废兴今几更。
穉干亦合抱,知几阅晦明。
幽壑架危亭,无风凉自生。
少间上绝顶,四望围长城。
涨江笼篆纹,小市分棋枰。
挽仰忘身世,独慨呼酒倾。
何知玉堂客,分杂巴叟耕。
下山喜同步,元自脚力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