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与祇林远,犹闻清梵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山(bàn shān)的意思:指山脚下或山的一半处。也用来形容位置不高、等级不高或程度不深。
不断(bù duàn)的意思:不间断地、持续不断地
残日(cán rì)的意思:指日落时分,太阳已经快要下山,只剩下一丝残余的光芒。
尘外(ché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扰的安静和宁静。
梵音(fàn yīn)的意思:指佛教音乐的声音、音律,也用来形容声音清幽悦耳。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寰中(huán zhōng)的意思:指天地之间,整个世界。
暮烟(mù yān)的意思:指夕阳下的烟雾,也比喻事物末期或衰落的景象。
其如(qí rú)的意思:类似于、如同
清梵(qīng fàn)的意思:纯净无瑕,清雅高洁。
山阴(shān yīn)的意思:山的背阴面,指被遮蔽或被忽视的地方。
树色(shù sè)的意思:指树木的颜色或树木的形象。
外心(wài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表面上对某事态度冷漠,实际上内心却非常关心、在意。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幽径(yōu jìng)的意思:幽径指的是幽静的小道或小径。
中赏(zhōng shǎng)的意思:指在众多人中获得赞赏和认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深邃幽径中漫步时所见的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诗人通过“暮烟望不断,幽径一何深”开篇,以烟雾缭绕、路径深远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未尽寰中赏,其如尘外心”,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美景的追求与向往,同时流露出超脱世俗的心境。
“浮云千树色,残日半山阴”两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描绘了云彩与树木交织的色彩,以及夕阳余晖洒在山间的一片阴影,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最后,“渐与祇林远,犹闻清梵音”则暗示了随着距离的拉远,寺庙中的梵音依然清晰可闻,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宁静,即使身处尘世,也能感受到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