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方(bǎi fāng)的意思:各种方法、途径、办法。
貂裘(diāo qiú)的意思:指华美的衣裳。
改木(gǎi mù)的意思:指对木材进行加工、改造,使其变得更加有用或美观。也比喻对人进行教育、训练、改造,使其变得更加优秀或完善。
光阴(guāng yīn)的意思:光阴指时间,似箭表示时间过得非常快,形容时间流逝迅速。
过山(guò shā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越过了山岭,比喻克服了困难或成功地完成了某项任务。
激流(jī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喻指事物发展迅猛、势头强劲。
木绵(mù mián)的意思:指木头和棉花,比喻言辞空洞,没有实质内容。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深泉(shēn quán)的意思:指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或情感。
天作(tiān zuò)的意思:指自然界或神灵创造的奇迹或天然景观。
隙光(xì guāng)的意思:隙光是指微弱的光线,也可比喻微小的机会或希望。
阴地(yīn dì)的意思:阴暗的地方,指不光明正大的地方,也用于比喻不光明正大的活动或行为。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别有人间(bié yǒu rén jiān)的意思:指世外桃源般的美好、宁静、祥和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杨大正陶园中的景致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骥隙光阴秪自劳,貂裘曾改木绵袍”,以“骥”比喻杨大正,暗示他虽才华横溢却在时光中劳碌奔波,从穿着上也反映出生活的变化,从华贵的貂裘改换成更为朴素的木绵袍,体现了他对物质的淡泊。
颔联“癖深泉石百方少,懒过山林一著高”,进一步展现了杨大正对自然的喜爱与追求。他痴迷于泉石之美,而对山林的生活则显得更为自在,这种“癖”和“懒”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对内心真正热爱之物的执着追求。
颈联“异景每凭天作幄,激流偏与石争篙”,描绘了陶园中的独特景色,天空如同帷幕般美丽,激流与岩石相互争斗,展现出自然界的壮丽与动态美。
尾联“亦知桑枣成阴地,别有人间不姓陶”,表达了对陶渊明式隐居生活的向往,即使身处尘世,也能找到心灵的归宿,不必非得姓陶才能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杨大正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