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其在梦时,有枕亦不识。
醒里梦元空,梦中醒亦灭。
安知醒天地,无枕在其侧。
梦醒若循环,谁幻复谁实。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循环(xún huán)的意思:指事物不断重复、循环往复的过程。
枕上(zhěn shàng)的意思:枕头上面,表示非常亲近、亲密的关系。
这首诗《梦诗》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以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为线索,探讨了意识与存在的深刻哲学问题。
首句“梦国不离枕,枕上觅不得”描绘了梦境与现实的边界,即使在枕边,也无法触及梦境的真实。接着,“当其在梦时,有枕亦不识”进一步强调了人在梦境中的迷失状态,即使身在枕边,也未能意识到自己正处在梦中。
“醒里梦元空,梦中醒亦灭”揭示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相互依存与虚幻性,无论是醒着还是梦中,都存在着一种空洞感和虚无感。最后,“安知醒天地,无枕在其侧”提出疑问,现实世界中是否也有某种无形的“枕”,支撑着我们的存在?
“梦醒若循环,谁幻复谁实”则将主题推向高潮,暗示梦境与现实的循环往复,以及对两者真实性的质疑。整个诗篇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意识状态以及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引人深思。
葡萄绿乳西土贡,荔支丹实南州来。
此瓜传闻出吕宋,地不爱宝呈奇材。
有明末年通舶使,桶底缄藤什袭至。
植溉初惊外域珍,蔓延反作中邦利。
白花朱实盈郊原,田夫只解薯称番。
岂知糗粮资甲货,唪唪可比蹲鸱蹲。
海隅苍生艰稼穑,惟土爱物补硗瘠。
不得更考范氏书,丰年穰穰满阡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