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阳 江 道 中 明 /吴 国 伦 白 骨 平 丘 陇 ,非 关 地 不 毛 。炊 烟 百 里 外 ,戍 堞 数 峰 高 。处 处 闻 蛮 鼓 ,时 时 揽 佩 刀 。暮 穿 乌 石 径 ,草 树 亦 腥 臊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不毛(bù máo)的意思:形容土地贫瘠,无法种植庄稼;比喻事物没有成效,无法取得预期的结果。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炊烟(chuī yān)的意思:指农村中农民家中炊烟袅袅升起,意味着安居乐业,平静安宁的生活。
非关(fēi guān)的意思:非关意味着不相关、不相干,表示与某事物无关。
里外(lǐ wài)的意思:指内外两个方面,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
蛮鼓(mán gǔ)的意思:形容声音大而激烈
丘陇(qiū lǒng)的意思:形容地势高低不平,起伏不平坦。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石径(shí jìng)的意思:石头铺成的小径
腥臊(xīng sāo)的意思:形容气味难闻、令人不快。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国伦的《阳江道中》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战乱的画面。首句“白骨平丘陇”以白骨遍野的景象,暗示了这里曾经经历过战争的残酷。"非关地不毛"进一步强调并非土地贫瘠导致此景,而是战争的痕迹。接下来的两句“炊烟百里外,戍堞数峰高”,通过远方的炊烟和高耸的城楼,展现了空间的辽阔与军事防御的存在。
“处处闻蛮鼓,时时揽佩刀”两句,通过鼓声和士兵随时准备拔刀的动作,传达出紧张的战斗气氛和边疆的不安定。最后一句“暮穿乌石径,草树亦腥臊”,以傍晚行走在满是腥臊气息的乌石小径,形象地描绘出环境的恶劣和旅途的艰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阳江道中的荒凉、战乱以及边疆生活的艰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深深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长寿黄主簿
黄郎千人英,凛凛霜松姿。
邺侯三万卷,载复无遗辞。
十年居太学,辛勤厌朝齑。
词场事雄俊,傲睨深丛罴。
再拜天子前,袍笏光陆离。
朅来皖水滨,乐哉同襟期。
顾我蓬之心,友娅惭非宜。
朝来摆征衫,怅望当分携。
君家闽海陬,去作楚郢归。
大哉天宇间,会合固有时。
丈夫志八表,曲士守一涯。
锦衣行未暮,鸾桂先高枝。
清润照冰玉,唱和共埙篪。
行行得所诣,何必事町畦。
寒江清无波,爱景摇窗扉。
衮衮江上山,万象供品题。
还登古石城,往和白雪诗。
傥因西飞鸿,寄我长相思。
汉文帝
恺悌而爱人,恭俭以持己。
府库有馀财,勿忍为己费。
田租奉公上,屡至为民赐。
不肯私嬖臣,以存大臣体。
不敢私贵戚,以贻天下议。
澹乎无嗜好,绝不尚功利。
断刑岁数百,烟火绵万里。
礼乐虽未遑,亦足为善治。
洪惟庆历君,盛德槩相类。
爰立俱名臣,后元则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