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愁云(chóu yún)的意思:指忧愁、烦闷的心情或气氛。
稻畦(dào qí)的意思:指稻田里的田埂,比喻人的本分、工作岗位或职责范围。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林塘(lín táng)的意思:林塘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人多拥挤、拥挤不堪的状态。
墨林(mò lín)的意思:指文采斐然的墨迹,形容文章或书法的风格优美。
山容(shān róng)的意思:指山的形态和容貌,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气度和风采。
上浮(shàng fú)的意思:上升,浮动
书楼(shū lóu)的意思:指藏书众多的图书馆或书店,也用来形容读书量大的人。
讨求(tǎo qiú)的意思:指追求和争取某种东西或目标。
嚣尘(xiāo chén)的意思:指声名显赫、声势浩大,也可以形容喧嚣繁忙的场面。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云汉(yún hà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比喻事物的变幻莫测或难以捉摸。
治理(zhì lǐ)的意思:指对事物进行管理和处理,以达到稳定、有序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林塘初秋的宁静与清新,以及读书楼的超然脱俗之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和内心的平静。
首联“雨后林塘欲作秋,嚣尘不到读书楼”,开篇即点明主题,雨后的林塘仿佛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而读书楼远离尘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进行对比,突出了读书楼的清幽与雅致。
颔联“山容恰向窗中洗,荷气常依簟上浮”,进一步描绘了读书楼内的景象。山色在窗户中显得格外清新,如同被洗涤过一般;荷叶的香气弥漫在竹席之上,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和内心的平和。
颈联“绘圃墨林馀薄润,稻畦桑陌慰先忧”,转而描述了周围的田园风光。绘园中的墨绿与田野间的稻田、桑树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这里的“薄润”不仅指雨水的滋润,也暗含了对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先辈辛勤劳作的敬意和慰藉。
尾联“稍纾眉蹙愁云汉,治理几康静讨求”,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在面对生活中的烦恼和忧虑时,能够从自然美景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和解脱。通过治理国家、追求安宁的表述,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和谐与个人精神世界的双重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和谐与个人内心平和的深切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齐天乐.赠卢天隐
江湖千里秋风客,翩然白云黄鹄。
石鼎烟霏,篆书红湿,随处菊香泉绿。幅巾野服。
尽扫叶开门,抱琴听瀑。
何事蓬壶,归来独待海涛陆。
卢鸿旧时隐处,想斜阳草树,水榭云屋。
麈尾玄玄,笔花语语,剪尽雨窗残烛。黄庭误读。
且东老留诗,采和歌曲。后日重寻,洞天三十六。
次韵渭叟蜡梅
快泻鹅黄若下春,要将香色斗清珍。
蜡丸暗拆东君信,栀貌宁欺我辈人。
光价未输何逊早,诗篇重见豫章新。
浑金璞玉争多少,要与江梅作近亲。
宿天池
我思庐山游,发兴自年少。
偶来得閒侣,更欲窥众妙。
幽林穿蒙笼,青峰上崄峭。
遥看天池路,一线在岩徼。
辛勤得至此,惨寂已西照。
云池桂无根,瞪视心胆掉。
暮夜烟云昏,西岩亦登眺。
圣灯稍稍出,弄影何窈窕。
一枝分百点,变态不可料。
须臾归寂灭,何处观朕兆。
僧房得栖宿,爽气冰毛窍。
翻然亦兴尽,却恨归途窎。
缅怀道隆师,确不奉明诏。
似与山间石,慇勤论久要。
我今来时迫,心灰真可笑。
明朝指绣谷,裹足登凉轿。
揩却壁上名,恐为高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