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涂(cháng tú)的意思:经常涂抹,经常使用某种手段或方法。
朝衣(cháo yī)的意思:指早晨穿的衣服,也比喻一天的开始。
古本(gǔ běn)的意思:指古代的书籍或文献。
讲肆(jiǎng sì)的意思:指说话不守礼节,言辞粗鲁,不讲究言辞的规范。
金朱(jīn zhū)的意思:指黄金和朱砂,比喻珍贵的财物或宝贵的人才。
岐嶷(qí nì)的意思:形容山势峻峭高耸。
三品(sān pǐn)的意思:三品是指官员的等级,也用来形容人的品行或能力有三种级别。
身章(shēn zhāng)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行为举止有所可取,有所可教,有所可师。
拾芥(shí jiè)的意思:指采摘草木的花果或者采集有用的东西。也可用来形容学习或者获取知识的过程。
十行(shí háng)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画的内容、技巧、风格等非常出色。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肆筵(sì yán)的意思:指狂欢宴会,尽情享受美食和欢乐。
天人(tiān rén)的意思:指人与天之间的关系,也表示人的品德高尚、超凡脱俗。
旬日(xún rì)的意思:指十天的时间。
应酬(yìng chóu)的意思:指社交场合中的应对和应答。
诏墨(zhào mò)的意思:指君主发布命令或法令,以及文官撰写的文件。
朱绿(zhū lǜ)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明亮。
十行诏(shí háng zhào)的意思:指官方发布的规章制度或政策。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资善堂内,伯氏少卿侍奉建安文安二王讲学的场景,以及随后受到皇帝的恩赐,获得紫章服的庆祝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宫廷礼仪的庄重与尊贵。
首联“岐嶷天人讲肆筵,恩华夜到华门前”,以“岐嶷”形容天人的智慧与高超,同时点明了讲学的场合在华美的筵席上进行,夜晚的恩泽如同华光般照耀在门前,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
颔联“十行诏墨芝香重,三品朝衣葚色鲜”,通过“十行诏墨”和“三品朝衣”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皇帝恩赐的隆重与珍贵。诏书的香气浓郁,朝衣的颜色鲜艳,象征着皇家的威严与荣耀。
颈联“能取身章同拾芥,应酬古本似奔泉”,这里使用了“拾芥”这一典故,比喻伯氏少卿能够轻松地接受并珍视这份荣誉,如同流水般自然流畅。同时,将应酬比作奔腾的泉水,形象地表达了其应对自如、得心应手的能力。
尾联“拖金朱绿更旬日,岂待常涂二十年”,进一步描述了紫章服的华美与珍贵,即使只是短暂的十天,也足以让人感受到其价值远超二十年的常规恩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生活中的仪式感与个人荣耀的获得过程,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伯氏少卿才能与品德的高度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