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笼瑞阁僧经静,风打虚窗佛幌开。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泗 洲 塔 唐 /徐 夤 十 年 前 事 已 悠 哉 ,旋 被 钟 声 早 暮 催 。明 月 似 师 生 又 没 ,白 云 如 客 去 还 来 。烟 笼 瑞 阁 僧 经 静 ,风 打 虚 窗 佛 幌 开 。惟 有 南 边 山 色 在 ,重 重 依 旧 上 高 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边山(biān shān)的意思:指边疆的山岭,也用来比喻边疆地区。
佛幌(fó huǎng)的意思:形容人善于掩饰真相,以虚伪的外表掩盖内心真实的想法。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还来(hái lái)的意思:回来,再来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南边(nán biān)的意思:指南方,也可指较远的地方。
前事(qián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并且已经过去的事情。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师生(shī shēng)的意思:指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早暮(zǎo mù)的意思:指时间的早晚,黄昏或日出之时。
重重(chóng chóng)的意思:重复叠加,层层叠叠
- 翻译
- 十年前的往事已经遥远,很快就被早晚的钟声催促。
明亮的月亮像老师一样时隐时现,洁白的云彩像客人一样来去自如。
烟雾笼罩着吉祥的楼阁,僧人诵经的声音显得格外宁静,风吹过空荡的窗户,佛帘轻轻摇曳。
只有南边的山色依然如故,层层叠叠,我依然登上高台眺望。
- 注释
- 十年前事:过去的回忆。
悠哉:遥远而久远。
旋:立刻。
钟声:寺庙的钟声。
明月:明亮的月亮。
生:生活或比喻老师。
没:消失。
客:比喻云彩。
瑞阁:吉祥的楼阁。
经静:诵经安静。
虚窗:空荡的窗户。
佛幌:佛像前的帘幕。
南边山色:南方的山景。
重重:层层叠叠。
依旧:仍然。
高台:高处的平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十年前事已悠哉,旋被钟声早暮催"表达了时间流逝,往事如烟,而钟声则是提醒人们时间不待人的象征。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时光易逝的无情。
"明月似师生又没,白云如客去还来"这两句诗,运用自然景物作为比喻,表达了对时间流转和世事变迁的感慨。月亮像老师一样在不停地教诲,白云则如同过客一般,随风而去又复返。
"烟笼瑞阁僧经静,风打虚窗佛幌开"通过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寺庙景象,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烟雾缭绕的楼阁中有僧侣在沉静地诵经,而风吹过空旷的窗户时,佛幌随之摇曳。
"惟有南边山色在,重重依旧上高台"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永恒不变的眷恋。尽管世事万象,但唯独那南方山脉的颜色依然如故,诗人仍旧登上高台去寻找那些不变的东西。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自然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和超脱尘世的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简宗人利宾
昔时桐乡汉九卿,家在淮南天一柱。
石麒麟冷一千年,子孙不敢去坟墓。
我之曾高主宗盟,昭穆亦与公家叙。
不容妄继酂侯萧,何尝敢掘城南杜。
深山大泽堑劫灰,甲第名园走狐兔。
飘零直见似人喜,何况乃与吾宗遇。
为善本求乡里称,浩叹正坐儒冠误。
出参留守入坐曹,抑亦为此微禄故。
灊山山高灊水深,眼前谁作藩篱护。
心随大信小信潮,梦绕长亭短亭路。
生涯旧欠钱一囊,归装或有经五库。
今子新从彭泽来,归去来兮几时去。
一杯且遣客枕安,百尺竿头同进步。
与刘令食枸杞
周党过仲叔,菽水无菜茹。
我槃有枸杞,与子同一箸。
若比闵县令,已作方丈富。
但令齿颊香,差免腥膻污。
我寿我自知,不待草木辅。
政以不种勤,日夕供草具。
更约傅延年,一饭美无度。
解衣高声读,苏陆前后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