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惠 山 寺 并 简 窦 公 宋 /苏 绅 绮 塍 行 尽 入 松 门 ,暂 拂 尘 缨 袖 惹 云 。海 月 未 升 楼 上 见 ,湖 波 初 起 坐 中 闻 。宝 扉 膜 拜 青 莲 相 ,石 案 傍 行 白 {在 疊 右 毛 }纹 。促 榻 偶 随 居 士 语 ,煮 茶 烧 栗 到 宵 分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傍行(bàng xíng)的意思:指依附于权贵或富人身边,以获取利益或提升自己地位的行为。
尘缨(chén yīng)的意思:指战争中战马奔驰时扬起的尘土和缰绳。比喻战争或竞争中争先恐后的情景。
初起(chū qǐ)的意思:刚开始形成或出现。
拂尘(fú chén)的意思:拂尘是指用扇子或拂尘轻轻拂扫,比喻轻轻地触动或扫除。
海月(hǎi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在海中倒映的景象,比喻虚幻、不实际的事物或人。
居士(jū shì)的意思:指居住在寺庙或道观里的人,也可泛指在家修行的人。
楼上(lóu shàng)的意思:指的是在地位、权力或智慧上高于某人。
膜拜(mó bài)的意思:表示极度敬仰、崇拜、佩服。
青莲(qīng lián)的意思:青莲是指莲花的一种颜色,也比喻品质高尚、清白无暇的人。
松门(sōng mén)的意思:指门户松散,不严密。
宵分(xiāo fēn)的意思:指夜晚分配财物或职务。
坐中(zuò zhōng)的意思:指在一群人中间占据中心位置或处于主导地位。
- 注释
- 绮塍:美丽的田径。
松门:松木门。
尘缨:衣袖上的尘埃。
云:云朵。
海月:海上明月。
楼上见:在楼上看到。
湖波:湖面波纹。
坐中闻:在座中听到。
宝扉:珍贵的门扉。
青莲相:青莲的形象。
石案:石制案几。
白氎纹:白氎(细丝织物)的纹理。
促榻:矮榻。
居士:有学问或修行的人。
语:话语。
宵分:深夜。
- 翻译
- 穿过绮丽田径来到松木门,暂时拂去衣袖上的尘埃,仿佛与云朵亲近。
还未见到楼上的海月升起,湖面的波纹声已在耳边响起。
对着珍贵的门扉膜拜,仿佛看见了青莲仙姿,石案上白氎纹路清晰可见。
围坐在矮榻边,偶尔跟随居士的话语,煮茶烤栗直到深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生活图景。"绮塍行尽入松门",诗人走过繁复的小路,进入了被松树环抱的寺庙大门。这是一个转换场景的句子,引导读者步入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
接下来的"暂拂尘缨袖惹云",则描写诗人在这片静谧中轻拂衣袖,不经意间就触动了飘浮的云朵。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也反映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境。
下一句"海月未升楼上见,湖波初起坐中闻",通过对月亮未升、湖水微波的观察,传递了时间的流逝以及空间的广阔。诗人在高处可以望见远方的月亮,在安静的室内也能听到湖水的涟漪,这种对自然界微妙感应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
"宝扉膜拜青莲相"一句,则描绘了一幅宗教礼仪的画面。"宝扉"指的是精致装饰的门扉,而"膜拜青莲相"则是对佛像的崇拜之举,通过这句话,我们感受到诗人对信仰的尊重和内心的平静。
紧接着的"石案傍行白氎纹",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书写文字的情景。"石案"是用石头制成的桌子,而"傍行白氎纹"则是指笔下的墨迹随着书写流淌,留下一道道清晰的痕迹。这不仅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创作状态,也象征着心灵的洗涤和精神的超脱。
最后两句"促榻偶随居士语,煮茶烧栗到宵分",则是对夜晚生活的一种描写。"促榻"意味着临时搭起的床铺,而"偶随居士语"则表达了诗人与寺庙中住持有闲适的交谈。"煮茶烧栗到宵分",则是夜晚生活中的一个温馨场景,通过煮茶和烤栗的活动,表现出一种安详而悠长的夜晚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宗教礼仪以及日常生活细节的精妙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山中寺庙内寻找精神寄托与心灵平静的一种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
东都寄食似浮云,襆被真成一宿宾。
收得玉堂挥翰手,却为淮月弄舟人。
羡君湖上斋摇碧,笑我花时甑有尘。
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
咏白莲
昨夜三更后,姮娥堕玉簪。
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金明池.春游
琼苑金池,青门紫陌,似雪杨花满路。
云日淡、天低昼永,过三点、两点细雨。
好花枝、半出墙头,似怅望、芳草王孙何处。
更水绕人家,桥当门巷,燕燕莺莺飞舞。
怎得东君长为主,把绿鬓朱颜,一时留住。
佳人唱、金衣莫惜,才子倒、玉山休诉。
况春来、倍觉伤心,念故国情多,新年愁苦。
纵宝马嘶风,红尘拂面,也则寻芳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