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滴檐簪折,冰开沼镜明。
《雪晴》全文
- 注释
- 送腊:庆祝腊月。
终宵:整夜。
舞:庆祝活动。
知春:预示春天来临。
破晓:黎明。
烧痕:火灾痕迹。
随草长:随着草木生长。
霁色:雨后初晴的天空。
映梅清:映衬梅花的清冷。
溜滴:冰溜子。
檐簪折:屋檐上的冰溜子折断。
冰开:冰雪融化。
沼镜明:池塘水面如镜。
夜窗:夜晚的窗户。
对月:对着明月。
忆轻盈:回忆轻盈的时光。
- 翻译
- 整夜庆祝腊月结束,迎接春天黎明的晴朗。
火灾后的痕迹随着草木生长,雨后初晴的阳光使梅花更显清冷。
融化的冰雪使屋檐上的冰溜子折断,池塘的冰面像镜子一样明亮。
夜晚的窗户仿佛对着明月,又让我想起轻盈的往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夜晚降雪后初晴的景象。"送腊终宵舞"暗示着冬夜雪花飘落,如同告别严寒的腊月。"知春破晓晴"则预示着黎明的到来,雪后的天空格外晴朗,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烧痕随草长"描绘雪后融化的痕迹,如同野草生长,生机勃勃。"霁色映梅清"进一步强调雪后阳光洒在梅花上的清新,梅花在雪后更显娇艳。
"溜滴檐簪折,冰开沼镜明"细致刻画屋檐滴水和冰层破裂的场景,生动展现了冰雪消融的动态美,池塘中的冰面如镜子般明亮。
最后两句"夜窗如对月,还又忆轻盈",诗人透过夜窗欣赏月光,不禁回想起往昔轻盈的时光,可能是在回忆与某人共赏雪景的美好时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色,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事之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