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承天寺中隐堂》
《承天寺中隐堂》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古径无车马,閒门带茑萝

秋风宿雨日暮庭柯

世味逢僧尽,新凉入寺多。

居山未有计,此地数来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地数(dì shù)的意思:地数是指地理上的数目,也可以表示事情的大小或程度。

茑萝(niǎo luó)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轻佻、不庄重,没有分寸。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世味(shì wèi)的意思:指世间的滋味、气息、风尚等。

宿雨(sù y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雨水,也比喻积累已久的情感或事物。

庭柯(tíng kē)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道德修养,比喻一个人的家庭教育。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新凉(xīn liáng)的意思:指新的、凉爽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居于寺庙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首句“古径无车马”便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清幽的环境,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和对自然的亲近。接着,“閒门带茑萝”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隐逸之感,门扉闲置,藤蔓缠绕,仿佛是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自在。

“秋风吹宿雨,日暮盻庭柯”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秋风拂过,带来了一丝凉意,宿雨之后的空气更加清新,而日暮时分,诗人凝视庭院中的树木,或许在思考人生、宇宙与自我之间的关系,或是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反思。

“世味逢僧尽,新凉入寺多”则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看破与对僧侣生活的向往。在寺庙中,他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这里的清凉不仅是物理上的温度变化,更是内心世界的平静与解脱。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纯净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复杂社会现象的超脱态度。

最后,“居山未有计,此地数来过”表明了诗人虽然身处山中,但并未规划长久居住的打算,只是频繁造访,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这种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崇尚,以及对现实世界束缚的逃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以及对自然、禅宗思想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暮秋喜友人自京回

秋风黄叶雁临关,客路微霜感别颜。

莫叹故园芳草积,西湖能有几人还。

(0)

南康县

小县深依山水清,时听旧事话遗氓。

万株松古张公种,独秀峰高苏子名。

溪到南安流自浅,岭过大庾地还平。

西风翘首江头路,此去犹馀两月程。

(0)

十一月十四日北风欲雪登楼作

木落云荒短景催,江号楼迥暮空哀。

北风吹客忽已晚,壮岁辞人殊不回。

兀兀祇成天共醉,茫茫始信世无才。

三年魏阙休回首,极目嵯峨是债台。

(0)

除夕有感·其一

渔竿长在楚天涯,龙节虚随汉使槎。

世路风尘迷杞棘,故园烟雨忆桑麻。

两行泪对椒盘酒,一树春生蜡炬花。

人事乡书俱寂寞,不堪江上鼓频挝。

(0)

鸳鸯梅

两两魁春簇锦机,文衾梦觉月分辉。

枝头交颈栖香暖,花底同心结子肥。

金殿锁烟妆粉额,玉堂环水浴红衣。

有情一种随流去,莫被风飘各自飞。

(0)

梅杖

紫玉槎牙蚀藓痕,黄昏扶醉倍精神。

一枝冷曳孤山雪,七尺横拖庾岭春。

江路策云香在手,溪桥挑月影随人。

归来却笑林和靖,还现堂中上座身。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