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霸业(bà yè)的意思:指占据权力和地位,统治一方或一国的事业。
不纲(bù gāng)的意思:不遵守规章制度,不守纪律。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辞翰(cí hàn)的意思:指写文章或书信的技巧和才华。
倒置(dào zhì)的意思:指顺序颠倒或相反。
独断(dú duàn)的意思:指个人主观意见强烈,不听取他人意见,擅自做决定的行为。
封侯(fēng hóu)的意思:指被封为侯爵,成为高官显贵的意思。
互相(hù xiāng)的意思:彼此相互的关系或作用
家人(jiā rén)的意思:指亲属、家庭成员。
凌夷(líng yí)的意思:超越、凌驾、高于
六卿(liù qīng)的意思:指六个官职高位的官员,也用来形容六个地位高贵、实力强大的人。
六国(liù guó)的意思:指战国时期的六个诸侯国,也用来形容众多国家或势力并存的局面。
鲁卫(lǔ wèi)的意思:指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出卖朋友或背离自己的本心。
门势(mén shì)的意思:指门派、势力的势头或势力的发展趋势。
岂独(qǐ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止于此
七穆(qī mù)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出众,美丽动人。
强悍(qiáng hà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强壮、勇猛、坚强。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三晋(sān jìn)的意思:指山西、山东、河北三个地方。
三桓(sān huán)的意思:指三个家族或集团联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势力。
史笔(shǐ bǐ)的意思:指历史记载的文字,也可用来形容文章或笔墨的能力。
衰政(shuāi zhèng)的意思:指政治衰败、政权衰落。
私门(sī mén)的意思:指个人私自行动或私下进行的事情。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天朝(tiān cháo)的意思:指中国古代帝王的统治下的国家,也指中国。
威烈(wēi liè)的意思:指威风凛凛、威严雄壮的气势。
扬水(yáng shuǐ)的意思:扬水指的是在水中挥动手臂或物体,使水溅起来。
征伐(zhēng fá)的意思:指军队出征征服敌人,进行战争征服。
争强(zhēng qiáng)的意思:争取成为最强者,力争胜过他人。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动荡与变迁,以周朝衰落为背景,展示了诸侯争霸、权臣崛起的复杂局面。诗人通过“周衰政不纲”开篇,点明了周朝末期政治秩序的崩塌,诸侯们开始自行征伐,各自称霸。接着,“霸业复凌夷”、“三桓七穆兴”、“六卿专晋权”等句,描绘了诸侯势力的进一步膨胀,以及强大的卿大夫集团的兴起,使得原本的诸侯国如鲁、卫等逐渐衰弱。
“争强互相吞”、“三晋六国半”则形象地展现了诸侯之间的激烈竞争和兼并战争,最终导致了国家版图的大面积缩水。诗人用“俱酒为家人,倒置履与弁”这一夸张的比喻,讽刺了当时权贵们的生活奢靡和道德沦丧,将权力与物质享受置于首位,不顾法律与道德的约束。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提出了对周朝威烈王的讽刺,指出其未能有效维护周朝的权威,反而让诸侯得以封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最后,“坏法自天朝,史笔昭独断”表达了对周朝法律制度破坏的批评,以及对历史公正性的强调,暗示了历史的评判标准不应被当权者所左右。
“司马续《春秋》,岂独重辞翰”则提到了历史编纂的重要性,暗示了通过历史记录来评价和传承历史事件的价值,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对历史真相的追求和对后世的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道德、法律等多个层面的问题,以及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复杂性,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