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庙巡阴石,看桥入古松。
片水清如镜,洞庭微见踪。
板屋(bǎn wū)的意思:指住宅简陋、简单的房屋。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燔祭(fán jì)的意思:燔祭指的是古代祭祀时将祭品烧给神灵的仪式。在现代汉语中,燔祭常用来比喻不顾一切地献身、奉献,特指为了某种目的而牺牲自己。
方近(fāng jìn)的意思:方向远近。形容地理位置相邻或时间相近。
衡山(héng shā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很好。
简书(jiǎn shū)的意思:指简洁明了的文章或著作。
绝顶(jué dǐng)的意思:达到极限或巅峰的状态。
雷池(léi chí)的意思:雷池是指雷雨时形成的水坑或水潭。比喻危险、凶险的地方或局面。
蛮方(mán fāng)的意思:指采用粗暴、野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或处理事务。
起龙(qǐ lóng)的意思:指某种行为或事件的出现引起了轩然大波,象征着事态的迅速恶化。
深居(shēn jū)的意思:指一个人长期隐藏在深处,不愿外出或参与社交活动。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四维(sì wéi)的意思:四个维度,指全面、全方位。
下界(xià jiè)的意思:指地狱或阴间。
翼宿(yì sù)的意思:指鸟类在树上栖息,形容人们亲近、依赖的地方。
阴石(yīn shí)的意思:指对别人的恶意中伤或诽谤。
正秋(zhèng qiū)的意思:正秋指的是秋季的正中时期,也可以表示某个事物或现象的最佳状态或时机。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祝融(zhù róng)的意思:指火焰熊熊燃烧,形容火势猛烈,也用来形容人的热情高涨、激情澎湃。
转动(zhuàn dòng)的意思:指物体或事物在固定中心点周围旋转、转动。
七十二(qī shí èr)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数量繁多。
这首诗描绘了衡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底蕴,展现了诗人徐照游历衡山的独特体验。首联以“七十二”和“祝融峰”点出衡山的众多山峰和主峰的崇高地位。颔联通过“蛮方近”和“岳势崇”,表达了衡山地理位置的偏远以及其在天地之间的雄伟气势。
颈联进一步描绘衡山的宗教文化,“四维皆佛占”暗示了佛教在此地的深远影响,而“绝顶秋浓”则描绘了秋天衡山顶峰的清冷与丰饶。接下来的“翼宿平垂地”和“雷池暗起龙”运用神话意象,增添了衡山的神秘色彩。
尾联回顾历史,提及衡山与古代传说的联系,如大禹的简书和周朝的封禅祭祀。诗人行走在衡山古迹之间,如拜庙、过阴石桥、穿行古松林,感受着岁月的痕迹。衡山的雪景和日常生活的描述,如“雪深居板屋”、“日转动厨钟”,则展现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质朴。
最后,诗人通过“片水清如镜,洞庭微见踪”收束全诗,以清澈的湖水和远处洞庭湖的影子,留给读者无限遐想,寓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衡山之美的深深留恋。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山水诗意的游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