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犯睟颜知主圣,敢讥当路见时清。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阊阖(chāng hé)的意思:形容声音喧哗、繁杂。
担簦(dān dēng)的意思:形容人勇往直前,毫不犹豫地做事。
当宁(dāng níng)的意思:指立即行动,毫不犹豫。
当路(dāng lù)的意思:指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对,不退缩或回避。
凤城(fèng chéng)的意思:指繁华富庶的城市,也可比喻美好的家乡或人杰地灵的地方。
父兄(fù xiōng)的意思:指父亲和兄长,也泛指长辈或上级。
花草(huā cǎo)的意思:指花草植物,泛指自然界中的植物。
髦英(máo yī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情实(qíng shí)的意思:指真实的情感和实际的事实。
穷檐(qióng yán)的意思:指人穷困潦倒,生活贫苦。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志士(zh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特指愿意为国家或社会事业奋斗的人。
- 翻译
- 孝皇在位时接纳杰出人才,有志之士背着行囊进入京城。
他们直接面对皇帝,深知君主圣明,敢于直言时弊而不怕权贵。
他们的文章无需华丽辞藻,情感真挚如同对父亲和兄弟倾诉。
即使在贫困的屋檐下,他们也不感到遗憾,因为他们曾有才华横溢的时刻,显露出非凡才能。
- 注释
- 孝皇:指孝宗皇帝。
髦英:杰出的人才。
凤城:京城,这里指南京。
睟颜:容颜端庄。
当路:权要人物。
时清:时局清明。
文章:指文学才华。
花草:比喻华丽的辞藻。
告父兄:坦诚相告。
穷檐:贫困的居所。
阊阖:宫门。
峥嵘:形容才华出众。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读程仁秀才淳熙奏稿》。诗中,作者项安世通过对程仁秀才上奏淳熙年间奏稿的阅读,表达了对孝皇(南宋孝宗赵眘)时期贤能人才的赞赏。首句"孝皇当宁纳髦英",描绘了孝皇接纳众多杰出人才的景象,"髦英"指杰出人物。
接着,诗人称赞程仁秀才敢于直言,"直犯睟颜知主圣",意为他敢于面对皇帝而不畏惧,显示出他的忠诚和智慧。"敢讥当路见时清",进一步赞扬他敢于批评时政,体现了他的公正和勇气。
"文章不用施花草",诗人认为程仁才的文章无需华丽辞藻,朴实真挚更为可贵,如同对父兄坦诚相告。"情实都如告父兄",强调了程仁才奏稿中的情感真实和诚实。
最后,诗人以自身经历作比,"老向穷檐知不恨",表示即使自己身处困境,也不感到遗憾,因为他看到了像程仁才这样的英才得以崭露头角,"曾披阊阖吐峥嵘",形象地描述了人才的光芒穿透重重阻碍,展现出其非凡才华。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孝皇时期的开明与人才辈出,同时也肯定了程仁才的直言敢谏和真实才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