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古日已邈,来期方浩荡。
- 注释
- 九州:指中国九州地区。
眺望:远望,遥看。
古人:古代的人。
名存实全丧:名声虽在,实质已不存在。
邈:遥远。
来期:未来的日子。
- 翻译
- 九州的历史被简化记录,忧愁时只能远望。
古人是否真的存在,如今只剩虚名,实质已消失殆尽。
距离古代已十分久远,未来的希望却依然广大无边。
-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怀的诗,开篇“九州落编简”便勾勒出一个广阔而又有些许萧索的历史画卷。"愁来得眺望"表达了诗人面对浩瀚历史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一种无法言说的深沉忧思。
“古人果有无,名存实全丧”两句则显现出诗人对过往的深刻反思。这里的“古人”指的是那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或事件,而“果有无”则是在探讨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是否真的存在过,“名存”意味着他们的名字和事迹被记录了下来,但“实全丧”却表明现实中已经几乎找不到他们的痕迹,这种反差更显得诗人的感慨。
接着,"去古日已邈,来期方浩荡"则是对时间流逝和未来期待的抒发。"去古日已邈"意味着历史已经远去,而“来期方浩荡”则是在表达尽管未来广阔无垠,但对于过去的美好时光,诗人仍然怀有深深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珍视,以及面对未来的开放态度。整体上,这是一首融合了历史感、哲理性和个人情感于一体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有感·其三
归兴不可遏,归程待何时?
悠悠故乡心,一夕千里驰。
西风动霄汉,惨惨令人悲。
况我多病身,天涯久栖迟。
交游义难忘,岂忍轻别离。
重念丘陇远,娇儿正愚痴。
因循死异邑,后世将何遗。
所愿经营日,及此未全衰。
树桑墙以下,开畦水之湄。
既得舒困难,且可为镃基。
常父寄半夏
齐州多半夏,采自鹊山阳。
累累圆且白,千里远寄将。
新妇初解包,诸子喜若狂。
皆云已法制,无滑可以尝。
大儿强占据,端坐斥四旁。
次女出其腋,一攫已半亡。
须臾被辛螫,弃馀不复藏。
竞以手扪舌,啼噪满中堂。
父至笑且惊,亟使啖以姜。
中宵方稍定,久此灯烛光。
大钧播万物,不择窳与良。
虎掌出深谷,鸢头蔽高冈。
春草善杀鱼,野葛挽人肠。
各以类自播,敢问孰主张。
水玉名虽佳,神农录之方。
其外则皎洁,其中慕坚刚。
奈何蕴毒性,入口有所伤。
老兄好服食,似此亦可防。
急难我辈事,感惕成此章。
《常父寄半夏》【宋·孔平仲】齐州多半夏,采自鹊山阳。累累圆且白,千里远寄将。新妇初解包,诸子喜若狂。皆云已法制,无滑可以尝。大儿强占据,端坐斥四旁。次女出其腋,一攫已半亡。须臾被辛螫,弃馀不复藏。竞以手扪舌,啼噪满中堂。父至笑且惊,亟使啖以姜。中宵方稍定,久此灯烛光。大钧播万物,不择窳与良。虎掌出深谷,鸢头蔽高冈。春草善杀鱼,野葛挽人肠。各以类自播,敢问孰主张。水玉名虽佳,神农录之方。其外则皎洁,其中慕坚刚。奈何蕴毒性,入口有所伤。老兄好服食,似此亦可防。急难我辈事,感惕成此章。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7267c66be6cd6b8464.html
古意二首·其二
黄金本何物,举世相纷争。
贱者可以贵,死者可以生。
既解平城围,亦散六国衡。
神用信莫测,万宝孰敢婴。
亦有高世士,唾视瓦砾轻。
宁为冻饿殍,不受污辱名。
斯人傥可见,吾将与同盟。
嗟哉首阳薇,千载有馀清。
十三夜对月
閒居爱明月,良节复与俱。
金魄丽秋闉,皓彩扬云衢。
澄空敛霜烟,清飙荡中区。
徘徊广庭内,改席临方除。
顾景怵衷虑,兴心念居诸。
天道递消长,戒之在须臾。
怀谦可久安,盛满岂恒居。
孰云质靡盈,所贵光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