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人情性奈秋何。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易顺鼎所作的《浣溪纱》第六首。诗中,诗人以湘水为背景,表达了深深的怀旧之情和无尽的哀愁。"碧尽湘天古恨多"一句,描绘了湘江上空碧波荡漾,天空广阔,似乎承载着无数的历史沧桑和人们的离愁别绪。"万重明月万重波"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明月与波光相映,更显孤独与寂寥。
"湘花颜色似湘娥"将湘江边的花朵比喻为美貌的湘水女神,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接下来两句,"桃叶江空愁读曲,竹枝调若畏闻歌"通过"桃叶"和"竹枝"的典故,表达了对往昔欢愉时光的怀念,以及如今面对江面空寂,听到曲调或歌声时的敏感和忧郁。
最后,"湘人情性奈秋何"直抒胸臆,道出了湘地人民在秋天这个富有感伤色彩的季节里,难以抵挡的哀愁情绪。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湘水为载体,融合了历史、自然与个人情感,展现了清末诗人易顺鼎深沉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国清化人示寒山
师从天台来,示我一集诗。
开编未及读,涕泪已交颐。
纷纷世间人,迷妄觉者谁。
浮沉苦海中,欲出无端涯。
寒山与拾得,旁观为兴悲。
作诗三百篇,劝戒仍嘲嗤。
觉此未觉者,当下成牟尼。
此意亦良厚,柰何人罕知。
师持国清钵,欲救云堂饥。
赠言亦安用,聊以报所贻。
次韵魏定文
半年去城府,寤寐溪东扉。
有时得君书,想像抉石猊。
岂知纪渻子,养气如养鸡。
应响与疾视,一洗三旬非。
我生坐穷困,哆侈伤南箕。
鼷鼠亦何物,焉用千钧机。
封侯絣澼絖,药等手不龟。
所用有异耳,此言寓非卮。
梅蕾良可人,如椒缀南枝。
芬芳想不晚,太皞方执视。
次韵慧上人见寄
别来六改岁,想遍江南山。
江南二百州,云水相往还。
秦望冠吴越,嵯峨俯尘寰。
法华在其侧,参差拥高鬟。
幽花自芬芳,好鸟时缗蛮。
传闻发梦寐,登览忘劬艰。
去年谒老聪,默坐焚金颜。
忽然狮子吼,顿觉醒冥顽。
子今从之游,旧习须夷删。
人人自有分,既悟不我悭。
请看钓鱼翁,满船载鲂鳏。
华亭风月堂避暑
大哉天休何穹窿,惟王配天居域中。
东西南北乃四裔,盛德可使车书同。
吾皇中兴继商武,小雅不复歌车攻。
年来幽障灭烽燧,梯航万里来夷戎。
华亭濒海古岩邑,商民填委百货通。
雕题交趾在何许,但见巨舰浮苍龙。
国家怀远固有道,缓征薄税垂无穷。
名官市舶司置长,往往所任多名公。
洪侯才望在人右,暂此出使良忡忡。
使台雄胜压湖水,飞桥百尺如垂虹。
作堂枕水傍风月,想见浩气盘高空。
我来五月过淫雨,炎云烈日方爞爞。
登临不独眼界豁,一洗烦暑清心胸。
偕行相遇二三子,吴赵与我并王钟。
高谈亹亹到莫逆,围棋把酒还从容。
轻风拂拂动襟袖,明月炯炯窥帘栊。
湖光十顷碧上下,身世恍在玻瓈宫。
何人倚槛正横笛,数声裂石开云峰。
忽然琵琶又继作,罄此百榼谁能供。
夜阑归去不成寝,卧听湖外鸣丰隆。
《华亭风月堂避暑》【宋·王之道】大哉天休何穹窿,惟王配天居域中。东西南北乃四裔,盛德可使车书同。吾皇中兴继商武,小雅不复歌车攻。年来幽障灭烽燧,梯航万里来夷戎。华亭濒海古岩邑,商民填委百货通。雕题交趾在何许,但见巨舰浮苍龙。国家怀远固有道,缓征薄税垂无穷。名官市舶司置长,往往所任多名公。洪侯才望在人右,暂此出使良忡忡。使台雄胜压湖水,飞桥百尺如垂虹。作堂枕水傍风月,想见浩气盘高空。我来五月过淫雨,炎云烈日方爞爞。登临不独眼界豁,一洗烦暑清心胸。偕行相遇二三子,吴赵与我并王钟。高谈亹亹到莫逆,围棋把酒还从容。轻风拂拂动襟袖,明月炯炯窥帘栊。湖光十顷碧上下,身世恍在玻瓈宫。何人倚槛正横笛,数声裂石开云峰。忽然琵琶又继作,罄此百榼谁能供。夜阑归去不成寝,卧听湖外鸣丰隆。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2167c6a9d3dc500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