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云秋山空,林暗日卓午。
寺门影遥红,幽敞形搆古。
松间就僧饭,窗际闻樵斧。
度杓登山椒,憩足匪一所。
暗泉(àn quán)的意思:指隐藏在地下的泉水,比喻潜藏在内部、不为人知的力量或情感。
宝文(bǎo wén)的意思:指珍贵的文献或重要的文件。
窗户(chuāng hù)的意思:指人的眼睛,也比喻观察、了解事物的途径或窗口。
登山(dēng shān)的意思:登上山峰,比喻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回头(huí tóu)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改变主意;追悔莫及
枯涧(kū jiàn)的意思:指水流干涸的河谷,形容事物贫瘠、荒凉。
缭曲(liáo qǔ)的意思:形容曲折、纷繁复杂。
嘹嘹(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悦耳。
眉宇(méi yǔ)的意思:指眉毛和眼睛,形容人的神态和表情。
破山(pò shān)的意思:指能够突破困难、克服障碍,达到目标或取得成功。
千顷(qiān qǐ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景象或规模。
樵斧(qiáo fǔ)的意思:指平凡而笨拙的人。
散花(sàn huā)的意思:指分发物品、散发福利等,使人们得到好处或受益。也用来形容表演者在观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或技能。
僧寮(sēng liáo)的意思:僧人的寺庙。
山椒(shān jiāo)的意思:山椒是一种辛辣的调味品,也用于比喻人的性格或行为犀利、火辣。
石幢(shí chuáng)的意思:指石碑、石柱,也比喻坚定不移的信仰或决心。
所闻(suǒ wén)的意思:
所听到的;所知道的。《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 ,无论 魏 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
相语(xiāng yǔ)的意思:通过眼神、面部表情或其他非语言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
一指(yī zhǐ)的意思:一根手指,表示极少或极微小。
幽敞(yōu chǎng)的意思:幽静宽敞,形容环境清幽而宽阔。
珠阁(zhū gé)的意思:比喻文采出众的才子
卓午(zhuó wǔ)的意思:形容人的才智非凡,聪明过人。
一指禅(yī zhǐ chán)的意思:指一只手的手指禅定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邵元直、毛保之一同游览虞山破山寺,直至天龙庵,最后寻找桃源洞的旅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首句“谁云秋山空,林暗日卓午”,开篇即以反问引出,描绘了秋天山林的静谧与深邃,虽是正午时分,但林间的光线似乎被暗淡的氛围所笼罩,营造了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意境。
接着,“寺门影遥红,幽敞形搆古”两句,将视线转向破山寺,远处的寺庙在阳光下投下长长的红色影子,透露出古寺的庄严与历史的沉淀。这里的“幽敞”二字,既描绘了寺庙的开阔,也暗示了其深邃的历史底蕴。
“高僧一指禅,破山作山祖”则赞美了寺中的高僧,通过“一指禅”的修行方式,不仅体现了高僧的修为深厚,也寓意着他们对佛教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石幢镌宝文,珠阁散花雨”描绘了寺庙内的建筑细节,石幢上的宝文象征着智慧与教义的传承,珠阁中散发的花雨,则可能象征着佛法的普照与慈悲。
“寺后竹千顷,一绿上眉宇”转而描写寺后的竹林,一片翠绿延绵不绝,仿佛直接映入了观者的眉宇之间,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松间就僧饭,窗际闻樵斧”则描绘了作者在松林中与僧人共餐的情景,窗外传来樵夫的斧声,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与自然的和谐。
“枯涧积叶深,叶底暗泉吐”通过枯涧与落叶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生机,暗泉的流淌则为这静谧增添了几分活力。
“度杓登山椒,憩足匪一所”描述了作者一行人攀登至山顶的过程,虽然旅途劳顿,但并未停下脚步,体现了探索精神与对美景的追求。
“回头俛僧寮,缭曲见窗户”则是在回望寺庙时的景象,通过缭绕的路径和窗户的显现,再次强调了寺庙的深远与神秘。
最后一句“高处何所闻,嘹嘹雁相语”以雁群的对话作为结语,寓意深远,既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文历史的敬仰,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