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林阳仲携诸子月夜过访余走逆城南不值赋此寄之》
《林阳仲携诸子月夜过访余走逆城南不值赋此寄之》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共拟探幽去,如何踏雪来。

不知萝月下,曾否荜门开。

行迹芳草留题觅古苔。

冷然清兴尽,何异剡溪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荜门(bì mén)的意思:指儿子早早离开家庭,不再依靠父母,独立生活。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何异(hé yì)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冷然(lěng rán)的意思:冷漠、冷静、不动声色

留题(liú tí)的意思:留题指的是在文稿、书信、字画等上面留下题词或题字。

萝月(luó yuè)的意思:指月亮被藤蔓所遮盖,形容月亮被遮挡得不明亮。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剡溪(shàn xī)的意思:指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踏雪(tà xuě)的意思:指行走时踩在雪地上,形容行走轻盈、不留痕迹。

探幽(tàn yōu)的意思:探索深奥的道理或事物,寻找隐藏的真相。

行迹(xíng jì)的意思:指人的行踪、足迹或行动的轨迹。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月夜探访幽静之地的情景,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首联“共拟探幽去,如何踏雪来”,诗人与友人计划一同探索幽静之处,却意外地在雪中相遇,表达了对这次偶遇的惊喜与感慨。

颔联“不知萝月下,曾否荜门开”,诗人想象着月光下藤萝掩映的景象,以及友人家门前是否已为他们的到来而开启,流露出对友人之家的期待与好奇。

颈联“行迹馀芳草,留题觅古苔”,描述了探访过程中,足迹留下了在芳草间,寻找着古旧苔藓的痕迹,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对历史文化的追寻与敬仰。

尾联“冷然清兴尽,何异剡溪回”,表达了探访后的感受,虽有清冷之感,但心中的兴致并未完全消散,仿佛回到了那宁静的剡溪边,暗示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探访的意境,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温馨与思考,富有情感与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赠息存

王髯八十趋行在,义胆忠肝气一伸。

际遇不应关显达,艰危何意契君臣。

能贫迟暮真全节,忘老襟怀更绝伦。

地下张于云里,伯叔必惆怅,中兴耆望付斯人。

(0)

庄思缄秋窗感旧图

愧室平生交,子顺才数面。

披君秋窗图,使我怀难遣。

赓吴初未识,实重子顺荐。

三年龙州归,此士不及见。

与君晚相得,往事积馀恨。

九原既莫追,短景岂无恋。

畏庐弄翰墨,言外闻悽叹。

犹能窗下坐,垂尽勤把玩。

(0)

金溎生武祥属题所著书三种·其二题《表忠录》

纸城而铁人,壮哉刘防禦!

赤溪考铜鼓,作书表其墓。

邪说方弥天,势若蚩尤雾。

子书岂《春秋》,欲使乱贼惧。

(0)

闻诏述哀二首·其二

吾父潜郎署,趋庭祇教忠。

宦途偏不遂,国史忽云终。

死所原难觅,时流莫苟同。

未求人事尽,可得咎天公。

(0)

曾士元求题其母节孝刘太夫人柏石画册

处世有百艰,胜天惟一德。

移冬以作春,视此石上柏。

节母行至高,健顺实殊特。

孤嫠振门户,贻训资简策。

诸孤得其孝,母气禀自昔。

交游尽英彦,声誉竞推激。

韩苏赋此画,取义各有适。

子瞻称天命,终始介如石。

退之羡平地,枝干遂万尺。

坚贞母以之,苏论诚不易。

吾当诵韩诗,馀庆真所积。

(0)

天津杂感·其二

杏花淡白过清明,新绿含黄出远林。

闻道寺门堪望海,自摩老眼欲登临。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