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蔼蔼(ǎi ǎi)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温和和善。
帝文(dì wén)的意思:指帝王的文辞,形容文章或演讲雄辩、华丽辞藻。
洞分(dòng fēn)的意思:指能够准确判断事物的轻重缓急,明辨事理。
发中(fā zhō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具有突出的特点或特征。
格言(gé yán)的意思:
[释义]
(名)含有教育意义的成语,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构成]
偏正式:格(言
[例句]
这是一句格言。(作宾语)公慎(gōng shèn)的意思:指公正谨慎,慎重行事的品德和作风。
践扬(jiàn yáng)的意思:践行并传扬。
谏草(jiàn cǎo)的意思:指谏言,勇于直言劝谏的言辞。
诫慎(jiè shèn)的意思:谨慎警惕,小心谨慎。
恐惧(kǒng jù)的意思:形容因为过去的恐惧经历而对类似的事情产生畏惧心理。
灵怀(líng huái)的意思:心灵敏感,胸怀宽广,富有感悟力和理解力。
令名(lìng míng)的意思:声名显赫,名声远扬。
前轨(qián guǐ)的意思:指前途或前景不妙,形势不利。
青史(qīng shǐ)的意思:青史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或名声。
慎独(shèn dú)的意思:指一个人在独处时要谨慎行事,小心思考。
神资(shén zī)的意思:指天赋的才能或超凡的智慧。
素履(sù lǚ)的意思:指未经修饰的鞋子,比喻人的品行纯朴、不加修饰。
天戒(tiān jiè)的意思:指神明发出的警告或警示。
温树(wēn shù)的意思:指对人情世故、社会事务等心胸宽广,待人和气,不计较小节的人。
于斯(yú sī)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某种程度或境地。
允符(yǔn fú)的意思:允许、准许
仲舒(zhòng shū)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学问渊博,能够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
自焚(zì fén)的意思:自己放火烧毁自己
- 鉴赏
这首诗《慎独二章》由唐代诗人孙宗闵所作,通过“慎独”这一主题,表达了对个人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旨在强调个体在独处时应保持警惕,遵循内心的道德律令,不受外界诱惑的影响。
“恐惧不睹,诫慎不闻”,开篇即点明了“慎独”的重要性,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保持警觉,不为私欲所动,不被恐惧所左右。接下来,“我公慎独,于斯洞分”,进一步阐述了“慎独”的实践者应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这一原则,即在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内心与行动的一致。
“微既莫显,隐何可云?”则通过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在细微之处保持谨慎的重要性,即便是最隐蔽的行为,也应受到道德的约束。接着,“温树奚问,谏草自焚”运用了两个典故,温树象征着忠诚与坚守,谏草则代表了直言进谏的精神,这两句暗示了在面对诱惑或不义之时,应如谏草般自焚,以示对道德的坚守。
“克谨天戒,允符帝文”表达了对天命和圣人教诲的尊重,强调了遵守自然法则和先贤智慧的重要性。最后,“仲舒格言,许绪深旨”引用了董仲舒的格言,进一步强调了道德修养的深远意义。全诗以“灵怀发中,神资素履”收尾,表达了个体在道德修养上的自觉与内在精神的纯净。
整首诗通过对“慎独”这一主题的深入探讨,不仅展现了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对传统道德观念的传承与弘扬。诗中的语言精炼而富有哲理,寓意深远,是对后世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的宝贵启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寄彭城公
公子三千客,人人愿报恩。
应怜抱关者,贫病老夷门。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
王子耽玄言,贤豪多在门。
好鹅寻道士,爱竹啸名园。
树色老荒苑,池光荡华轩。
此堂见明月,更忆陆平原。
埽拭青玉簟,为余置金尊。
醉罢欲归去,花枝宿鸟喧。
何时复来此,再得洗嚣烦。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
送别枯桑下,凋叶落半空。
我行懵道远,尔独知天风。
谁念张仲蔚,还依蒿与蓬。
何时一杯酒,更与李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