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鞭影(biān yǐng)的意思:指鞭子的影子,比喻暗中施加的压力或威胁。
博望(bó wàng)的意思:指远望、高瞻远瞩的意思。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篝灯(gōu dēng)的意思:篝灯是指在夜晚点燃的篝火或灯火。在成语中,篝灯比喻辛勤努力的工作,也指夜以继日地学习。
故事(gù shì)的意思:
[释义]
(1) (名)基本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
(2) (名)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构成]
偏正式:故(事
[例句]
故事情节。(作定语)后苑(hòu yuàn)的意思:指家族的后代或子孙。
灰烬(huī jìn)的意思:灰烬是指燃烧后残留下来的灰烬,比喻已经毁灭或结束的事物。
轮蹄(lún tí)的意思:指马匹奔驰时蹄子的连续运动,比喻事物迅速连续地进行。
迷离(mí lí)的意思:形容事物不清晰、模糊不明。
瞬息(shùn xī)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瞬间
随处(suí chù)的意思: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堂前(táng qián)的意思:指在家庭中堂屋前面,也指在家庭中的重要场合。
瓦全(wǎ qu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完整无缺。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咸阳(xián yáng)的意思:指人们的各种情感、行为都是多样的,不可预测。
影迷(yǐng mí)的意思:对电影狂热迷恋的人
玉堂(yù táng)的意思:指高贵、尊贵的地方或场所。
章台(zhāng tái)的意思:指官衙或朝廷的聚集地,也用来比喻政权或权力中心。
纸马(zhǐ mǎ)的意思:纸马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虚假的东西或表面上的东西。它形容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很真实,但实际上是虚假的。
- 鉴赏
这首《走马灯》由清代诗人王竹修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走马灯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首句“篝灯纸马玉堂前”,以“篝灯”和“纸马”为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仿佛在华美的玉堂之前,点燃了象征着吉祥与祝福的灯火,挂上了精美的纸马。这不仅勾勒出了走马灯的外在形式,也暗示了其内在的文化意义和祈福功能。
接着,“竟把章台故事传”,点明了走马灯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承载着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载体。章台,古代地名,这里借指故事发生的地方,意味着走马灯中所展示的故事丰富多彩,涵盖了历史、神话、民间生活等多个层面。
“鞭影迷离环一炬,轮蹄瞬息跃千旋”,这两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走马灯运转时的壮观景象。鞭影在灯火的映照下显得迷离不定,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小小的灯中流转;轮蹄快速旋转,千变万化,展现出走马灯技艺的精湛和视觉效果的震撼。
“焰张博望成灰烬,骑践咸阳不瓦全”,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走马灯的火焰比作博望(古代地名),火焰的燃烧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文明的兴衰;同时,又以“骑践咸阳”(咸阳是古代都城)来比喻走马灯中的动态画面,如同历史长河中的车马行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这两句既表达了对走马灯艺术的赞美,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无限风光随处转,更从后苑看鞦韆”,这两句进一步拓展了主题,指出走马灯的美不仅局限于眼前,它如同流动的风景,随时随地都能给人带来惊喜和愉悦。同时,“后苑看鞦韆”(鞦韆是一种古代的娱乐设施)则暗示了走马灯不仅仅是观赏的艺术品,它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和色彩。
综上所述,《走马灯》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走马灯的外观和动态之美,还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展现了诗人对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