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豪已附汉,夏水故东流。
《大夏河》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夏河的自然景观与历史的交融,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自然的壮丽。"罕豪已附汉,夏水故东流"两句,以大夏河的水流为线索,隐喻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融合。"罕豪已附汉",可能是指古代民族或文化融入汉文化的过程,"夏水故东流"则描绘出大夏河水自西向东流淌的自然景象,两者结合,既展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也寓意着历史的进程。
接下来的"何事通西域,犹劳博望侯",则将视角转向历史,提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张骞作为“博望侯”,他的使命是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促进东西方的交流。这里通过提及张骞,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深度,也暗示了大夏河在历史上作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的作用。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以及对大夏河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角色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夏河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故事的引用,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和谐共存,以及文化交融的深远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资县东岩
人事何时休,纷来如野马。
相携解镳处,去约岩之下。
清凉二城雨,况值禳禬罢。
白云醉堪眠,青草春可藉。
泉甘嗽苏醒,树好留閒暇。
频游我尝惯,忽至公成乍。
徘徊共幽兴,静坐絺衣挂。
中间五百士,阅世知几夏。
莓苔自成古,香火仍同社。
岩缝更依然,莫问丰干话。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