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襟愁肘见,语客畏声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髀肉(bì ròu)的意思:指人的大腿肉,比喻贪图安逸、奢侈享受而不思进取的境地。
仓皇(cāng huáng)的意思:慌乱、匆忙的样子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川原(chuān yuán)的意思:指河流的原始水源,比喻事物的根本、源头。
颠风(diān fēng)的意思:指风势猛烈,如颠倒一般猛烈。
寒日(hán rì)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或寒冷的日子。
节旄(jié máo)的意思:指节制、谨慎、慎重。原指古代官员在行军时,将旗帜插在节杖上,以示行军的严整。后来引申为行事谨慎、慎重。
旷荡(kuàng dà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辽阔无垠,也可以形容心境豁达、胸怀开阔。
疑人(yí rén)的意思:怀疑他人的品行或动机。
肘见(zhǒu xiàn)的意思:指通过肘部的动作来示意或传递信息,表示默契或默契无需言语即可相互理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使辽国时所经历的艰难旅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种种景象和内心感受。
首句“寒日川原暗”,以“寒日”点明时节,暗示旅程的艰辛与寒冷;“川原暗”则描绘出一片阴沉、昏暗的景象,预示着旅途的不顺。接着,“颠风草木昏”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狂风肆虐,连草木都显得迷离不清,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一片混沌之中。
“捉襟愁肘见”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旅途中的困顿与不安,仿佛连衣襟都难以紧贴身体,愁绪满溢,连手臂都能清晰可见。这不仅反映了物质上的匮乏,更深层地揭示了精神上的焦虑与恐惧。
“语客畏声吞”则通过对话的场景,展现了旅途中的紧张氛围。即使是在交谈中,人们也因恐惧而不敢大声说话,这种微妙的心理状态,生动地刻画出了旅程的危险与不安全。
“旷荡疑人少,仓皇觉马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孤独与匆忙。在广阔的天地间,似乎人烟稀少,只有马蹄声急促响起,仿佛在催促着行进的速度。这里既有对辽阔世界的感叹,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警醒。
最后,“勿惊销髀肉,长遣节旄存”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艰辛的坚韧态度。即使在长途跋涉中,身体消瘦,但内心的坚定与忠诚(“节旄”象征忠诚)却始终如一,不会因为外在的困难而动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展现了诗人出使辽国旅程中的艰辛与挑战,同时也传达了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柳下惠上人游维扬访孙制参道子
衮衮天机新,??淮水流。青缠系白足,又踏淮南州。
淮南古形胜,屹立东诸侯。
三生杜牧之,谈笑筹边楼。
据鞍草书檄,醉袖藏吴钩。
子非功名人,负笈将安求。
及此琼花春,聊作方外游。
北道有主人,行李当无忧。
临分祈赠言,意重嗟难酬。
日暮多碧云,令人思惠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