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居自大同蛙井,巧进贪前乃盗窬。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蹉跎(cuō tuó)的意思:指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大同(dà tóng)的意思:大同指的是人们心灵相通,团结和谐的理想状态。
各自(gè zì)的意思:各自指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状况或意见。
将身(jiāng shēn)的意思:指以身作则,表现出高尚的品质和行为。
立志(lì zhì)的意思:立志指一个人树立远大的目标,下定决心去实现。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五鼎(wǔ dǐng)的意思:五大鼎立,指五个强大的势力共存。
盈虚(yíng xū)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的变动,时而盈满,时而空虚。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直须(zhí xū)的意思:直接需要;必须
主父(zhǔ fù)的意思:主人、父亲
自大(zì dà)的意思:指一个人自以为了不起、厉害,看不起别人。
- 翻译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有的人选择外出,有的人选择安守家中。
像主父那样追求高位的人,只在乎显赫的地位,而陶渊明则只爱他的简朴居所。
那些隐居者自以为与世无争,如同井底之蛙,而那些投机取巧之人只想快速升迁。
看看我,尽管时光流逝,但仍未忘记学习,怎会去计较个人的得失呢。
- 注释
- 丈夫:指有担当的男子。
立志:树立志向。
或出或处:有的外出,有的留在原地。
主父:古代官名,这里泛指追求高位的人。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居著称。
元祇:本来只。
吾庐:我的草庐,代指简朴的生活。
佚居:隐居。
大同:指理想的社会状态。
蛙井:比喻视野狭窄。
巧进:巧妙晋升。
贪前:急于求成。
盗窬:偷窃的小人。
蹉跎:光阴虚度。
肯:愿意。
盈虚:得失,盈满和空虚。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吕的作品,名为《遣兴》。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个人志向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待生活态度的一种思考。
"丈夫各自有立志,或出或处非一途。" 这两句表明每个男子都应该有自己的志向和选择,不必拘泥于一种方式。这里的“丈夫”指的是有志之士,有远大理想的人。
"主父直须食五鼎,渊明元祇爱吾庐。" 这两句中的“主父”指的是有道德、有才能的父亲,“五鼎”象征着最高的地位或成就。“渊明”可能是对某位贤者的称呼,而“元祇”则是一种时间的表述,意味着久远的年代。整句话是在强调自己要追随古圣先贤的教诲,保持高尚的品格。
"佚居自大同蛙井,巧进贪前乃盗窬。" 这两句中“佚居”指的是悠闲的生活,“同蛙井”则是一种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清净生活的向往。而“巧进贪前乃盗窬”则是在批评那些为了私利而不择手段的人。
"顾我蹉跎未忘学,肯将身世较盈虚。"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和自我修养的执着。他尽管生活拖沓(蹉跎),但始终没有忘记学习。而“肯将身世较盈虚”则是在反思个人生命价值与世俗成就之间的关系,追求真正的满足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反省和对周遭世界的观察,展现了他对于理想、品格、学习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