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头(cóng tóu)的意思:从开始到结束,从头至尾。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风信(fēng xìn)的意思:指传递消息或信息的方式和方法。
蒿莱(hāo lái)的意思:指人的气质或品行不好,行为不端正。
关董(guān dǒng)的意思:指亲密无间的关系或关联。
寒具(hán jù)的意思:
(1).一种油炸的面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饼法》:“环饼,一名‘寒具’;截饼,一名‘蝎子’。皆须以蜜调水溲麪。若无蜜,煮枣取汁。牛羊脂膏亦得;用牛羊乳亦好--令饼美脆。”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昔 桓玄 爱重图书,每示賔客。客有非好事者正飡寒具,以手捉书画,大点污。” 宋 陆游 《西窗》诗:“看画客无寒具手,论书僧有折釵评。”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部四·寒具》:“ 林洪 《清供》云:寒具,捻头也。以糯粉和麪,麻油煎成,以糖食之。可留月餘,宜禁烟用。观此,则寒具即今饊子也。以糯粉和麪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釧之形,油煎食之。” 清 赵翼 《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摩挲忍污寒具油,激赏欲浮大白酒。”
(2).御寒的衣物。《太平广记》卷三三八引 唐 戴孚 《广异记·朱自劝》:“﹝ 自劝 ﹞谓婢曰:‘方冬严寒,闻汝和尚未挟纊,今附绢二匹,与和尚作寒具。’婢承命持还,以绢授尼。”《宋史·文苑传六·刘恕》:“﹝ 恕 ﹞自 洛 南归,时方冬,无寒具。 司马光 遗以衣袜及故茵褥。”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金粉(jīn fěn)的意思:比喻虚荣、浮华的外表。
荆关(jīng guān)的意思:指荆州和关中之间的边境地区,也泛指边塞之地。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磨灭(mó miè)的意思:磨灭指的是被磨掉、磨没、消灭。
模糊(mó hu)的意思:形容事物不清晰、不明确,不容易辨认或理解。
飘零(piāo líng)的意思:形容无所依托,四处漂泊、流浪。
屏风(píng fēng)的意思:比喻挡住或隔绝外界事物的东西。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丘壑(qiū hè)的意思:形容地势崎岖、起伏不平的山地。
嗜好(shì hào)的意思:对某种事物有特别的喜好或偏爱。
信手(xìn shǒu)的意思:形容做事熟练自然,毫不费力。
庸才(yōng cái)的意思:指才能平庸、无才无能的人。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仿元人东阳十咏(其四)残画》通过对荆关董巨等古代画家作品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艺术衰落的感慨。首句“荆关董巨已蒿莱”暗示了这些大师的作品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不再被人重视。次句“金粉飘零纸上哀”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破败和艺术价值的流失,如同金粉散落,令人感伤。
“嗜好有人恋丘壑”暗指虽然还有人对自然景色和艺术创作有所热爱,但那已是微弱的存在,与昔日辉煌不可同日而语。“模糊何处著楼台”则描绘了画面中的建筑模糊不清,难以辨识,象征着艺术的衰退和遗忘。
“曾拈寒具从头看,留补屏风信手裁”回忆起曾经有人细心欣赏这些残画,甚至将其修补以作屏风装饰,但这种行为如今已成往事。“千古丹青磨灭尽”直白地表达了对古代绘画艺术终将消失的无奈。
最后,“解衣盘礡亦庸才”借古人解衣盘礡(形容举止洒脱)的动作,讽刺说即使有这样随意的态度,也挽救不了艺术的式微,自己不过是庸才无力挽狂澜。整首诗通过残画这一载体,寓言式地揭示了对传统文化衰落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胡提干
奇琛瑰赆满桐城,中有清冰一段明。
静室只知心可养,当官底患志难行。
三年两度承嘉话,百里无因诉别情。
预想山阴溪畔雪,扁舟访戴定寻盟。
游壶山绝顶呈同游诸友
壶山相对自童儿,五十分能蟹井窥。
寄语诸君休惮险,更须脚力验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