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封姨(fēng yí)的意思:指被封为皇帝的嫡母或继母。
过庭(guò tíng)的意思:指跨过庭院,表示迅速通过、匆忙离去。
和雨(hé yǔ)的意思:指和睦相处,和谐相伴的境地。
狂呼(kuáng hū)的意思:疯狂地大声呼喊。
罗裙(luó qún)的意思:指女子穿着华丽的裙子,形容女子妖艳、矫揉造作的样子。
排空(pái kōng)的意思:排空指将物体内部的空气或者其他物质排出,使其变为空虚或空洞。
拍岸(pāi àn)的意思:指水势冲击岸边或波浪拍打岸边的声音。比喻人们热烈鼓掌、称赞或欢迎的声音。
湘灵(xiāng líng)的意思:湘灵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指的是湖南地区的风俗和文化。它代表了湖南人民的智慧、才艺和独特的民族精神。
砑罗(yà luó)的意思:指珠宝、玉石等有价值的宝物。
银筝(yín zhēng)的意思:比喻音乐美妙动人。
总是(zǒng shì)的意思:始终如一,一直都是这样
砑罗裙(yà luó qún)的意思:指一种华丽、贵重的裙子。
- 鉴赏
这首《风蝶令·寒食风声》由清代诗人张槎所作,描绘了寒食时节特有的风声景象,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
首句“虬箭才惊漏”,以“虬箭”比喻疾风,暗示风力之猛,仿佛是射出的长箭,突然间打破了时间的宁静,让人感到一种急促与紧张。接着,“寒鸦早报声”则通过寒鸦的鸣叫,预示着寒冷的天气即将来临,同时也为全诗增添了一抹凄凉的氛围。
“砑罗裙上响银筝”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风声比作在砑罗裙上弹奏的银筝,既形象又富有音乐感,展现了风声的节奏与韵律。而“和雨和愁总是不分明”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将风声与雨声、愁绪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营造出一种缠绵悱恻、难以言喻的意境。
接下来,“倚树狂呼梦,冲帘猛过庭”两句,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环境的描写,展现了风的力量与速度。倚树狂呼,似乎是在与风抗争,而冲帘猛过庭,则直接描绘了风势之大,足以让帘子被猛烈地吹开,庭中的一切都被风所影响,生动地展现了风的威力。
最后,“封姨十八鼓湘灵。拍岸排空潮打润州城”两句,将风声与自然现象相结合,封姨是古代传说中的风神,这里借指风的威力;湘灵则是湘水女神,此处可能象征着风声的悠扬与深远。拍岸排空则描绘了风浪翻滚、潮水汹涌的壮观景象,最终指向了风声对润州城的影响,整个画面宏大而震撼。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寒食时节风声的独特魅力,既有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有内心情感的细腻流露,是一幅动人心魄的风声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有所思二章怀国倩也·其一
有所思,乃在罗浮之高山。
白云连天不可上,复崖巀嶭锁松关。
累石叉牙而纠结,荒榛芜秽掩芳兰。
山鬼夜哭,饥鼯晨叹。
蝮蛇百尺舔舌肆啮,得人肉而弥欢。
暗雨累日秋先寒,猿悲蝉咽愁鸣湍。
猛虎忽震怒,惊风扫林峦。
道逢退走不敢视,引弓欲射失心肝。
朱明跃出,煜灼其上。唇焦口燥,炙之欲乾。
金砂石乳虚盘桓,仙童玉女隔云端,令人听此心辛酸。
思君不见泪琅玕,飞欲极兮恨短翰。
侧身东望空巑岏,惨独惄兮何时安。
丛台行
武灵王,何雄哉,胡服骑射屈群材。
略地云中西入秦,秦人惊起函关开。
雄心日暮犹未已,百尺高台更丛起。
才人尽解邯郸步,鼎士俄成袨服市。
鸳鸯宫瓦碧琉璃,玳瑁朝簪灿陆离。
十里管弦声不断,春风吹入照眉池。
自从内变起床第,千秋霸业随流水。
玉辇金舆不复行,层台渐圮曲池平。
坑卒仍闻四十万,偿璧虚当十五城。
君不见邯郸夜拔丛台宴,酒酣昼卧温明殿。
莫将天下属他人,英雄为谋自有见。
歌舞能令壮志消,古来祸败由荒宴。
君不见邯郸道上逢吕翁,千古豪华如梦中。
峡山寺次坡仙韵·其一
叠翠峰连汉,拖蓝水接湾。
浮生非是梦,真境且舒颜。
机息鸥来狎,天空云去还。
树烟笼梵刹,花雨点禅关。
清籁鸣幽壑,画图开远山。
何须觅身外,此即异人间。
不见龙归洞,曾闻猿献环。
孤峰点黛色,天外露云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