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广 府 胡 尚 书 频 寄 诗 因 答 绝 句 唐 /白 居 易 尚 书 清 白 临 南 海 ,虽 饮 贪 泉 心 不 回 。唯 向 诗 中 得 珠 玉 ,时 时 寄 到 帝 乡 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回(bù huí)的意思:不再回来或不再回去
帝乡(dì xiāng)的意思:指帝王的故乡,也可指非常美好的地方。
南海(nán hǎi)的意思:指南方的海洋,也可用来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
清白(qīng bái)的意思:指品行纯正,没有污点或瑕疵。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贪泉(tān quán)的意思:指贪图享受、追求享乐,不思进取。
乡来(xiāng lái)的意思:指人们从乡下来到城市或外地。
中得(zhōng de)的意思:获得、得到、取得
珠玉(zhū yù)的意思:指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 注释
- 尚书:古代官职名称,这里指某位尚书大人。
清白:形容人品行端正,没有污点。
临南海:指到了南方海边的地方,南海是中国的一个海域。
饮贪泉:贪泉,传说中的泉水,喝了会使人变得贪婪,这里用以反衬尚书的清廉。
心不回:心意不变,表示尚书即使在艰苦环境中仍保持初心。
唯向:只有。
诗中:指通过诗歌。
得珠玉:比喻得到宝贵的语言或思想。
时时:常常,经常。
寄到:传递到。
帝乡:这里指京城,皇帝居住的地方,也象征朝廷。
- 翻译
- 尚书他清正廉洁,虽身处南海边却毫不动摇。
只有在诗歌中才能寻得他的珠玉之言,常常传递到京城去。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珍视。诗中的“尚书清白临南海”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南海之滨,其心志如同洁净无瑕的文书一般,坚定而不受外界诱惑。“虽饮贪泉心不回”则表明即使身处物欲横流的环境,但他的内心仍旧坚守着自己的操守和信念。接下来的“唯向诗中得珠玉”意指在诗歌的世界里,他能寻找到如同珍珠美玉般的精神财富。“时时寄到帝乡来”则是说他会将这些精神上的收获,通过诗歌的形式,时常送达给远方的朋友。
这首诗展示了白居易对友情的重视,以及他用诗歌作为沟通和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本身的高洁品格和坚定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其十一陶公醉石归去来馆
予生千载后,尚友千载前。
每寻高士传,独叹渊明贤。
及此逢醉石,谓言公所眠。
况复岩壑古,缥缈藏风烟。
仰看乔木阴,俯听横飞泉。
景物自清绝,优游可忘年。
结庐倚苍峭,举觞酹潺湲。
临风一长啸,乱以归来篇。
季夏极暑正昼草木俱萎独吾坡上数君子玉立苍然傲睨自得岂杜少陵所谓脩竹不受暑者乎
烈日当正昼,长天无一云。
草木失颜色,葳蕤困烧焚。
阳春始用事,庶类争芳芬。
小草最无名,罗生费锄耘。
凡花颇矜持,随风弄馀薰。
一朝值炎酷,尔辈徒纷纷。
苍苍不改操,惟我坡上君。
脩茎粲碧玉,茂植歌屯云。
有如独醒人,不受曲蘖醺。
如彼至人者,自与世俗分。
入火且不热,况乃逢朝昕。
小人柔弱姿,难与君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