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槐虽惊秋,晚蝉犹抱叶。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叫(āi jiào)的意思:形容悲伤或痛苦的呼喊声。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翅羽(chì yǔ)的意思:指鸟类的翅膀和羽毛,也比喻人的才能或者某种特长。
愁绝(chóu jué)的意思:极度忧愁,悲伤到极点
初来(chū lái)的意思:指刚来到一个新环境,对于这个环境还不熟悉。
惊秋(jīng qiū)的意思:形容景色或音响极其美妙,令人感到震撼和惊叹。
空枝(kōng zhī)的意思:指没有结果、没有实际意义的事物或行为。
离离(lí lí)的意思:形容离别的悲伤心情。
破巢(pò cháo)的意思:破坏家庭、摧毁根基
栖鸦(qī yā)的意思:指栖息在树上的乌鸦,比喻没有固定职业、无所事事或游手好闲的人。
疏影(shū yǐng)的意思:疏影指的是稀疏的影子,也可以形容事物的显露程度不够明显。
衰歇(shuāi xiē)的意思:衰弱和停止、中断。
无两(wú liǎng)的意思:没有差别,没有二样
淹留(yān liú)的意思:被水淹没而留下来
- 注释
- 忆:回忆。
初来时:初次到来的时候。
衰歇:凋零、衰败。
高槐:高大的槐树。
晚蝉:秋季的蝉。
淹留:长时间停留。
离离:形容稀疏。
疏荚:稀疏的豆荚。
栖鸦:栖息的乌鸦。
破巢:破败的鸟巢。
残月:残缺的月亮。
愁绝:极度的愁苦。
- 翻译
- 回忆我初次来到这里的时候,草木正接近凋零。
虽然高大的槐树已经感受到秋天的气息,但晚蝉仍紧抱着树叶不肯离去。
我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不算长,却已看到豆荚稀疏落下。
栖息的乌鸦在寒冷中不愿离开,饥饿时只能悲哀地啄食雪花。
破败的鸟巢挂着空荡的树枝,稀疏的影子映照着残缺的月光。
我并非没有双翼,为何不能像它们一样飞离这愁苦之地。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之一,名为《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其二)槐。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内心的孤独感慨。
首句“忆我初来时,草木向衰歇”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到来的场景的记忆,那时的自然景象已经开始枯萎。接下来的“高槐虽惊秋,晚蝉犹抱叶”则描绘了即便是深秋季节,高大的槐树依然让人感到震惊,而晚出的蝉虫还在紧紧抓住树叶不放,生机勃勃。
“淹留未云几,离离见疏荚”透露出诗人在此停留的时间并不短,但周围环境却变得稀疏,只剩下了零星的荚蔽。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愈发孤寂。
“栖鸦寒不去,哀叫饥啄雪”则形象地表现了一种悲凉之情。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因为冷和饥饿而发出哀伤的叫声,它们不得不啄食积雪以求生存,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隐喻。
“破巢带空枝,疏影挂残月”中,破损的鸟巢悬挂在空荡荡的树枝上,而稀疏的树影映照在残缺的月亮之下,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凄凉和荒废的氛围。
最后,“岂无两翅羽,伴我此愁绝”则是诗人发出的一种叹息。诗人似乎在询问,为何没有一双翅膀来陪伴他度过这段孤独而又愁绪的时光。这不仅是对自由飞翔的渴望,也是对精神寄托的渴求。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苏轼特有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