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笔授轩》
《笔授轩》全文
宋 / 方信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制止遗踪底处寻,相传笔授此丛林

毗卢四万八千卷,正要墨池如许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òuxuān
sòng / fāngxìn

zhìzhǐzōngchùxúnxiāngchuánshòucónglín

wànqiānjuànzhèngyàochíshē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底处(dǐ chǔ)的意思:指事物的最底部或最低处,比喻最基本的地方或最低的层次。

墨池(mò chí)的意思:指人才聚集的地方,也用来形容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

毗卢(pí lú)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事物相互支持、互为依赖。

如许(rú xǔ)的意思:如此,这样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正要(zhèng yào)的意思:即将要做某事,表示动作即将发生或正在进行中。

制止(zhì zhǐ)的意思:阻止、停止某种行为或活动

注释
制止:阻止或寻找。
遗踪:遗留的痕迹或踪迹。
底处:具体位置或尽头。
相传:据传或传说。
笔授:传授笔法。
丛林:这里指书法艺术的聚集地或寺庙。
毗卢:佛教中的一尊大佛名,象征智慧。
四万八千卷:极言数量众多,形容藏书丰富。
墨池:古代文人磨墨的地方,比喻学问渊博。
如许:如此,这样。
翻译
无法在何处寻找遗留的痕迹,
听说这里是笔法传授的圣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信孺的作品,名为《笔授轩》。从这短暂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和高超造诣。

"制止遗踪底处寻" 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探索古代书法家笔迹的意志,似乎是在追寻那些埋藏在历史深处的艺术秘密。"相传笔授此丛林",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书法技艺传承的重视,将这种传承比作一片茂密的森林,充满了生命力和艺术的精髓。

"毗卢四万八千卷" 这句话出自佛经,用以形容巨大无边的数量。诗人借此来形容书法作品的丰富与广博,显示了他对书法艺术无穷尽的追求和敬仰。最后一句 "正要墨池如许深" 则揭示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理解,即书写之技巧应达到如同深不可测的墨池一般,这不仅是技术上的要求,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

整体来看,方信孺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尊崇和对书法艺术的精湛研究,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本身对于书法技艺的高超造诣与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方信孺
朝代:宋

方信孺[公元1177年至1222年]字孚若,兴化军(四库总目作,莆田霞皋)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四年,卒于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四十六岁。有隽才,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颇赞善之。以荫补番禺尉,治盗有异绩。开禧三年,(公元一二零七年)假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历淮东转运判官,知真州。后奉祠归,屏居岩穴,放浪诗酒以终。其父为叶颙宰相的女婿,其为叶颙宰相的孙女婿。
猜你喜欢

偈颂四十二首·其三

山润石含玉,林秀渊藏珠。

珠玉两交辉,情穷意难极。

(0)

颂古三十一首·其二十

塞北千人帐,江南万斛船。

菩提窝里坐,总谓是虚传。

(0)

偈二十二首·其七

是非海里横身入,豺虎群中放步行。

自是渠侬无影迹,从教天下竞头争。

常在动用中,动用收不得。

常在万象中,出万象一头。

你若簸土扬尘,我则空澄海湛。

你若单提独弄,我则竖四横三。

不是渠侬多意气,他家曾踏上头关。

(0)

偈二十二首·其十八

昔人三箭定天山,自谓英雄盖世间。

何似雪峰一只箭,等闲穿过石门关。

(0)

送王山人归千峰

旧居千万岑,归去独携琴。

物外情难遏,云中路再寻。

花繁溪圃合,柳暗野桥深。

想到垂纶处,和苔扫竹阴。

(0)

偈颂六十五首·其六

即心即佛,铁牛无骨。非心非佛,空山突兀。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