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宋 屯 田 之 湖 南 转 运 判 官 宋 /郑 獬 绿 绶 郎 官 笑 白 头 ,更 携 龙 节 领 诸 侯 。抟 风 初 击 三 千 水 ,投 刃 方 排 十 二 牛 。行 色 未 抛 京 洛 地 ,先 声 已 压 洞 庭 秋 。汉 家 刺 部 官 虽 小 ,一 鉴 寒 冰 照 八 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州(bā zhōu)的意思:指国家的领土广大,疆域辽阔。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寒冰(hán bīng)的意思:非常寒冷的冰冻状态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京洛(jīng luò)的意思:指京都和洛阳两个古代重要的都城。
郎官(láng guān)的意思:指官员身份的男子,也指官僚、官吏。
龙节(lóng jié)的意思:指节日或庆典中隆重的活动或仪式。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先声(xiān shēng)的意思:先声指的是在开始阶段就显示出声势或取得优势,预示着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行色(xíng sè)的意思:指行走时的姿态和神情。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抟风(tuán fēng)的意思:指风势猛烈,形容风势强大。
三千水(sān qiān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 注释
- 绿绶:古代官员的服饰,绿色的丝带,表示郎官的身份。
郎官:古代官职,负责侍奉皇帝或太子。
龙节:皇帝赐予的象征权力的符节,上面绘有龙形。
行色:出行的神色,形容人的举止和心情。
京洛地:指京都洛阳,这里代指朝廷。
洞庭秋:借指洞庭湖的秋天,形容声势浩大。
刺部:汉代地方行政机构,刺史的简称。
一鉴:一面镜子,比喻洞察力极强。
八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这里泛指广大地区。
- 翻译
- 绿色绶带的郎官笑着面对白发,更肩负着皇帝的使命率领诸侯。
在风中初次驾驭三千里的波涛,剑锋所向如同排列的十二头牛。
行色匆匆还未离开京都洛阳,威势已先于秋风吹过洞庭湖。
虽然汉朝的刺史官职不大,但明察秋毫,如同一面寒冰之镜照耀八方州郡。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为送别友人宋某前往湖南转运判官任职而作。首句“绿绶郎官笑白头”,描绘了友人年轻有为,尽管已是白发,但仍以郎官身份面带微笑,充满自信。次句“更携龙节领诸侯”,形象生动地写出友人将手持象征权力的符节,前往地方领导诸侯般的重任。
“抟风初击三千水,投刃方排十二牛”两句,运用夸张手法,赞美友人如大鹏展翅,刚毅果决,能克服重重困难,如同投掷利刃,轻易解决难题。接下来,“行色未抛京洛地,先声已压洞庭秋”,表达了对友人未离京城就已显赫声威的期待,暗示他在未来的职位上将有所作为。
最后两句“汉家刺部官虽小,一鉴寒冰照八州”,点明友人的官职虽小,但其洞察力和影响力却如同寒冰般明亮,能照亮整个区域。整首诗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勇气和未来可能的成就,充满了激励与祝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林庭植虽已受代勉为感思之行交印后即浩然归隐徜徉里巷间以棋自娱乐哉未易得也因成拙句赠行
历遍昌江守令权,却回小邑作神仙。
宦游未遂心先淡,归橐虽空意愈坚。
浊酒三杯须满酌,枯棋一局要争先。
闲居自得闲中趣,更活人间七十年。
可叹
金陵失守何匆匆,敌兵烧我天子宫。
守臣顶香率父老,开门罗拜惟鞠躬。
翠华遥遥遵海道,汉家诏令不得通。
外交内应俦与邺,所在州县皆望风。
坐观岂但宣抚望,降夷亦有丞相充。
山巅水涯多白骨,迩来十室九已空。
权臣悍将恣吞噬,剥肤椎髓方称雄。
敌来拥兵保妻子,敌去奏捷希侯封。
城狐社鼠争附会,浙部复产勔与冲。
纷纷馀子何足数,我视文举真如龙。